第三节 区划
第三节 区划
1964年,松岭林业公司由东北林业总局和内蒙古林管局勘察设计院共同设计,总体设计为11个林场,总面积为993334公顷,木材年产量638000立方米。
1965年6月,林业公司下属单位有绿水林场、古源林场、环宇林场、壮志林场、实验林场、大杨树林场、古里林场、宜里林场、白桦农场、林海公社。9月,建立望峰林场(从壮志林场划出)。10月,国务院批准成立大兴安岭特区政府,为加强基层政权建设,松岭区(林业公司)除实验林场、大杨树林场、古里林场、宜里林场外,各林场正副场长即是所在地的正副乡长。
1968年6月,大兴安岭特区革委会决定,将乡(林场)名称统一改称为人民公社。
1970年2月,特区决定,将松岭区白桦农场、大杨树林场、宜里林场、古里林场等单位,分别移交给加格达奇区和大杨树区。3月,局址变迁的同时,与加格达奇区进行区域划分,林海公社以南为加格达奇区管理,翠峰以北至望峰公社为松岭区辖区。
1973年9月,大兴安岭地区革命委员会决定,区、社两级单位增挂林业局、林场牌子。松岭林业公司正式改称为松岭林业局,各人民公社增挂林场牌子,区革命委员会辖翠峰、绿水、古源、环宇、壮志、望峰6个人民公社(林场)。
1974年1月,区革命委员会批准在区址小扬气建镇,镇名依区名定为松岭镇。
1981年,松岭镇改称为小扬气镇,壮志人民公社改称劲松人民公社,环宇人民公社(林场)改称大扬气人民公社(林场),望峰人民公社(林场)改称新天人民公社(林场)。
1982年,建立松岭林业局古里机械化造林林场。
1985年8月,撤销大扬气、古源、劲松、新天人民公社,成立大扬气、古源、劲松、新天、翠峰街道办事处。同年,经二类资源调查,松岭林业局经营总面积为740838公顷。
1986年4月,古里机械化造林林场根据《大兴安岭林管局关于加速古里机械化造林林场建设的决定》,划归林业管理局直接领导,为副局级经营林场。9月,成立多布库尔造林林场。
1987年4月,古源、新天街道办事处分别改称古源乡和新天乡人民政府。6月,大扬气、劲松2个街道办事处分别改称大扬气镇、劲松镇。松岭区辖小扬气镇、大扬气镇、劲松镇、古源乡、新天乡、翠峰乡。松岭林业局辖绿水、大扬气、古源、壮志、新天、翠峰、多布库尔7个林场。
1989年5月,成立大黑山经营林场。
1990年3月,成立达金林场。
1991年3月,松岭区古源乡、新天乡分别改设为古源镇、新天镇,设镇后原行政区域不变。同年,松岭林业局南部的翠峰、达金、大黑山、多布库尔4个林场和1个苗圃、1个种子园划归加格达奇林业局。将原规划的南瓮河林业局北部的砍都河、南阳河、石头山、那源和南瓮河5个林场按1990年8月20日林业部通过的区划调整总方案划归松岭林业局,对新划入的5个林场原则上不进行建设。调整后,松岭林业局经营总面积为907028公顷,生产经营权属松岭林业局。
1999年,建立南瓮河省级自然保护区。
2001年,撤销新天镇、大扬气镇,其行政区域分别并入劲松镇和古源镇。
2003年,建立南瓮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林业局区划重新调整,调整后林业局总面积为677505公顷。因南瓮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仍在松岭区行政区划内,所以统计数据包含南瓮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2005年,松岭区辖小扬气、古源、劲松3个镇,松岭林业局辖绿水、古源、大扬气、壮志、新天5个林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