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第五节 调度通讯

第五节 调度通讯


  一、林业调度

  1965年4月,松岭林业公司成立调度室,隶属生产科,作为生产协调机构,负责简单的木材生产指挥管理工作。
  1967年,商品材生产与自用材生产同步进行,调度工作职能开始发生变化,工作内容增加木材调运及农副业生产的组织与协调工作。
  1973年,林业局进行机构调整,调度人员编制增加,调度室负责全局木材生产战线的生产组织指挥与生产要素供需协调工作。具体包括木材生产作业计划的编制与组织实施,木材生产与销售完成情况的统计、分析工作。
  1978年,调度工作随着林区的开发建设,管理机构不断完善,业务范围不断拓展,条件不断改进。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林业局开始不断完善综合调度工作,组建独立综合调度室。
  1980年,林业局相继在各林场设调度室。地区林管局总调度室、林业局综合调度室、林场调度室实行垂直指挥管理。林场调度室接受综合调度室指挥。
  1981年,通讯工作纳入林业局综合调度室管理。初步形成以林业局为中心,辐射林场综合调度,同时包括营林、林产工业、产品调运、多种经营、电业、能源等专业调度在内的林业局调度指挥系统,全局形成比较完整的生产综合指挥系统。
  1983年7月,大兴安岭林管局在新林林业局召开调度工作经验交流会,提出“提高认识、转变职能、加快实现生产型调度向经营型调度过渡”的要求。松岭林业局按照会议精神,细化实施经营型调度制度的内容和方法。贯彻执行“以营林为基础,采育结合,综合利用,全面经营”的方针,克服重采轻育,重产量、轻质量的错误倾向,把木材生产、调运、营林、林产工业、农副业各条战线同等对待,根据林业生产规律,统筹安排,突出重点,合理调配生产能力;由单纯的生产作业计划,转变为生产经营作业计划,把产量、售价、燃料、材料消耗、成本、利润等指标纳入作业计划内容;由单纯反映生产情况,转向全面掌握企业经营动态;由单纯生产角度处理企业内部关系,转变为从经营角度处理企业内部关系;从单纯指挥生产过程转变为统一指挥生产经营活动全过程;加强调度分析工作,开展综合经济分析,及时为领导和有关部门提供经营活动情况,不断提高企业经营管理水平,推动生产调度正式由单一的生产型调度向生产经营型调度转变。
  至1993年,调度室还负责协调生产以外的全区日常生活中的应急事件的通信处理。
  1996年10月30日,林业局印发《调度工作考核评比办法》。同年,加强生产型调度向生产经营型调度转变,林业局向管理要效益,调度工作渗透于森工企业生产的每个环节之中,调度人员成为木材生产战线的中坚力量和领导决策的参谋。
  1997年8月,林业局根据大兴安岭林管局印发的《大兴安岭林管局调度规程》,制定出台《松岭林业局调度规程》。
  2002年,生产调度科同安全监察科(局)合并,成立生产安全部。
  2001~2005年,林业局各部门调度员兼职生产技术员,负责协助本部门领导开展伐区管理工作。

  二、林业通信

  (一)管理

  松岭林业局建局初期,林业公司调度生产信息传递的形式是磁石(手摇)电话机。
  1972年,林业公司研制简易调度台,并租用邮电局载波通信线路和各公社进行通信联络。文字传真作为较先进的通信手段在区(林业公司)发展较快。
  1979年,松岭林业局传真通信利用调度专线与林管局联网,定时开通收发传真。
  1981年,林业局在综合调度室建立通信管理机构。6月,林业局综合调度室研究装置6台调度指挥台(包括5个主伐林场)。
  1984年,林业局综合调度室研究装置包括5个林场在内的功能齐全的调度指挥台,替代老式、功能简单的调度指挥台。综合调度室兼管通信工作,负责对林场及基层相关单位通信技术指导;试验和推广伐区无线通信;维护林业局调度指挥台,保证生产指挥畅通无阻;调度电话会议的汇接,为定期召开电话会议提供良好的通话条件;收发传真。把工作重点放在伐区通信上,逐步改变伐区通讯的落后局面。
  1986年,林业局首次引进宝鸡烽火无线电厂XD-132型5瓦和15瓦电台,应用于各林场至工段(综合作业组)的通讯,购买无线通信电台(对讲机)70部。伐区通信覆盖率达到90%以上,基本达到局通场、场通段、段通作业组的要求。
  1987年5月,林业局投入1.7万元从上海购进新型高速传真机,替代老式慢速传真机,提高工作效率。6月,林业局投入4万元资金引进第一台微型计算机用来处理日常工作,代替繁琐的人工计算,初步实现办公现代化。林管局在冬运前向各林业局推广微机报表软件,林业局与林管局开始进行微机联网。
  1989年,执行《大兴安岭林管局通信工作管理规程》,加强对通信工作的领导,把单一生产指挥职能的调度室,扩大为调度与通信合一的综合调度室,在各林场组建调度通讯股,各工段设有专人负责通信工作,基本形成林业局到生产一线的通讯管理系统。建立健全切实可行的规章制度,如电台通信、保密、操作、维护制度等。加强检查工作,制定通信工作检查评比办法,促进通信质量的提高。同年,调度通讯工作在以后多年的林管局检查评比中名列前四名。
  1993年,松岭林业局投入20多万元,从杭州购置6台调度指挥台(包括5个林场在内),充实调度通信设备。4月,综合调度室自行勘察设计通信线路,从局址小扬气镇到新天林场62千米地段,共立线杆1200多根。历时1年,完成勘察设计、立杆、架线和试通话的任务。
  1995年,林业局购置12路载波机4套,由调度室技术人员自行安装调试,为林业局节约安装调试费用8000余元。林业局利用自己的线路和载波机与各林场通话。全区(局)微波线路、程控交换机也全部并网通话,每年可为林业局节约电话费20余万元。
  1997年,林业局投入1.9万元,引进1台先进的微型计算机,在微机使用上实行专人负责。
  1998年和2001年,林业局对传真机进行2次更型,5个林场也相继购进传真设备。
  2002~2005年,松岭区(局)普及有线和无线电话,有线和无线电话及传真设备取代调度指挥台。

  (二)微波通讯

  1987~1989年,松岭林业局利用世界银行贷款,开始数字微波项目的筹建工作。隶属于综合调度室。
  1991年7月,微波程控交换机到位,并完成基础工程(包括室内工程和绿水林场、古源林场两座微波塔)建设。
  1992年,林业局微波通讯正式启动。微波主干线通信开通后,综合调度室在人员少、任务重的情况下,及时抽调人员充实到微波通讯工作中。
  1996年,林业局林业微波通讯在企业内部覆盖面达到100%。9月,林业局微波通讯从综合调度室分离出去,成立林业局微波站,为林业局所属科级事业单位。10月,更名为微波通讯站。
  2002年11月,微波通讯站被电信局收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