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节 灾区援建与烧死木生产
第六节 灾区援建与烧死木生产
1987年5月6日,大兴安岭“北三局”(阿木尔、图强、西林吉)发生特大森林火灾。松岭区(局)接到援建和烧死木生产任务,先后组建援建和烧死木生产指挥部,组织全区(局)三分之一的生产力量,分期分批到西林吉林业局和阿木尔林业局灾区。
一、西林吉灾区援建与烧死木生产
1987年6月9日,松岭区(局)成立支援西林吉林业局重建家园、恢复生产指挥部。由3名林业局副局长分别任总指挥和副总指挥。指挥部下设政工组、生产组和后勤组。并成立松岭区(局)支援西林吉林业局重建家园、恢复生产指挥部党委。6月16日和18日,指挥部率领从各单位抽调上来的436人的援建施工人员,分两批到西林吉灾区开始援建工作。9月18日,经援建职工的共同努力,提前完成10栋3000平方米职工住宅建设和木材吞吐量为25万立方米的贮木场建设任务。松岭区(局)重建家园、恢复生产指挥部被国务院救灾领导小组和重建家园指挥部授予援建工作先进单位。
火灾过后,灾区发生大规模虫害。国务院发出“虫口夺木”的号召。10月4日,区(局)重建家园、恢复生产指挥部更名为松岭区(局)驻西林吉木材生产指挥部。部分援建人员又迅速投入到西林吉林业局的烧死木生产工作中。直接参加生产人员150人,投入各种生产设备110混合台,其中,运材车34台,J-50集材拖拉机10台,油锯41台,割灌机20台,绞盘机5台。
1988年8月,按期完成6万立方米的烧死木生产任务。12月,援建队伍全部撤出西林吉。
二、阿木尔灾区火烧木生产
为“虫口夺木”,林管局成立各级抢采抢运烧死木指挥部,在生产计划安排上“减南增北”,生产布局上实行“南兵北调”,制定“四抢”的具体措施(即抢采、抢运、抢贮、抢加工)的具体措施,把夏闲变为夏忙。
1988年,林管局给松岭林业局下达抢采阿木尔林业局火烧木生产任务。2月,松岭林业局成立抢采阿木尔林业局火烧木生产指挥部。3月,指挥部临时党委到阿木尔林业局领导松岭林业局抢采火烧木生产。直接参加生产人员近400人,投入各种生产设备210混合台。全年在阿木尔生产火烧木29万立方米。
1989年,松岭林业局在阿木尔完成烧死木生产任务9万立方米。12月,阿木尔火烧木生产结束,松岭区(局)人员、设备全部撤回松岭,火烧木生产指挥部随之撤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