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生产企业
第四节 生产企业
一、东林木制品厂
1986年,林业局准备筹建卫生筷子厂。林产工业公司通过黑龙江省外贸部门,与日本客商(东京都—哈尔滨贸易株式会社)达成协议,以补偿贸易形式建立股份制卫生筷子厂。股份是林业局投资60万元,林产工业公司投资60万元,职工集资33万元;日本补偿贸易176万元。
1987年,开始在小扬气镇加塔公路东侧建厂。厂区占地面积7万平方米,厂房建筑面积4300平方米。工厂名称为松岭林业局木制品股份有限公司。公司工作机构设有生产股、供销材料股、政工股、保卫股和安全后勤股;下设7个生产车间:筷子一、二、三、四车间和动力车间、牙签车间、综合利用车间。两次派出80名职工到新林林业局星火筷子厂学习生产技术,每次学习1个月。
1988年5月,开始在各车间安装机器等设备。设备有自制的蒸煮罐9个,烘干机1台,2台自制挑选台,打包机4台、小平车4台,其他需用设备从日本购进。7月,日方派3人用1周时间调试机器,调试后开始投产。同年,生产卫生筷子12162箱,大部分产品销往日本。
1989年9月,2名日方人员到厂考察11天。10月,增设技术监督股编制8人,负责厂内各车间技术指导和质量检验工作。11月,新安装4吨锅炉1台,为保障动力安装250千瓦的座机1台。同年,生产卫生筷子20838箱。
1990年4月,林业局与日本的补偿贸易结束。6月,工厂增添牙签设备:剪板机1台、抽签机2台、磨光机1台、截签机1台、磨尖机3台、烘干机1台、磨刀机1台,改造旋切机1台。7月,工厂更名为松岭林业局东林木制品厂。主产品质量一、二、三等产品率占70%;副产品有冰棍杆,产量12吨。平均每1立方米原木可生产出成品卫生筷子7~8箱,销往日本占产品总产量的65%,其余产品和副产品均销往沈阳、长春、北京、大连、齐齐哈尔、呼和浩特和锦州等地。同年,出口韩国1车皮卫生筷子。
1991~1997年,产品时有积压,工厂不时派员去河北、山西等地推销。
1994年,生产卫生筷子1625万打,生产牙签300吨。
1995年,生产卫生筷子1708万打,生产牙签325吨。
1996年,生产卫生筷子2940万打,生产牙签420吨。
1997年,生产卫生筷子2918万打,生产牙签360吨。
1998年,东林木制品厂实行委托经营,时间为3年。全年生产卫生筷子2820万打,牙签358吨。
2001年,经公开招标,东林木制品厂由个人出资购买,改制为民营企业。
2005年,生产卫生筷子419395标准箱。
二、人造板厂(胶合板厂)
1982年3月,林业局在大扬气林场投资建立胶合板厂,为集体所有制企业,隶属林业局,定名为松岭林业局人造板厂。厂区占地7万平方米;办公室1栋,建筑面积1625平方米;锅炉房1栋,建筑面积425平方米;利用林业局机械修造厂后期工程厂房3栋作厂房,面积5360平方米。4~10月,3次抽派88人去齐齐哈尔胶合板厂和天津胶合板厂学习生产技术,每期学习2~3个月。从江西第三机床厂引进设备,经过3个月的安装与调式,11月25日,试产成功。产品经黑龙江省质量检验站测定合格。
1983年,板厂设立材料、政工、劳资、安全和后勤5个股,有职工近200人。同年,4台快装锅炉安装就绪,7名锅炉工人经林业局安全科培训后上岗。年末,蒸煮池建完开始使用,进行胶合板试生产。
1984年,开始对外销售,每张胶合板平均售价12元。
1985年,制胶车间开始自制生产用胶,职工发展到350人,同时板厂成立销售股。
1986年,各地客商陆续来厂订货,胶合板销量大增,产品供不应求。全年财务收入400多万元。
1987年4月8日,省、地质量检验部门到厂联合检验,测定产品质量滑坡,致使产品开始积压。
1988年1月,板厂成立木制品经销部,以发展多种经营,扩大再生产。工厂加强产品质量管理,调整劳动骨干和技术骨干,加强和充实制板车间各道工序的技术力量,落实各项指标的技术措施,产品质量开始提升。4月25日,松岭林业局人造板厂更名为松岭林业局大扬气人造板厂。11月20日,因煤炭供应不上(每天用煤约20吨)被迫停产,截至停产日,生产胶合板2519立方米,进等率恢复到92%。
1989年3月12日,板厂恢复生产。5月20日,制板车间进行扩建,安装烘干机等设备,维修蒸煮池。后因煤炭供应不足而再次停产。同年,林业局全面推行标准化管理,厂内成立企业改革办公室,工作机构设有生产股、技术股、供应股、后勤股、政工股、工会、共青团、制板车间、动力车间、汽车队、综合利用办公室和综合队;有助理工程师4人、技术工人78人、青年及职工342人。工厂抽出6人专职抓产品质量。经验收,工厂被定为三级企业。12月2日,恢复生产,由于停产时间较长,冬季生产困难较多,到年末没能完成林业局下达的生产1800立方米胶合板任务指标。
1990~1997年,企业不断进行技术改造和设备更新,强化企业管理,定制度抓落实,勤练兵搞创新,生产能力和产品质量稳定,完成林业局下达的指标。
1998年,人造板厂实行委托经营,研制集装箱底板产品,并成功进行生产。
2001年3月,人造板厂经林业局招商引资由个人购买和经营,转为民营企业更名为大扬气昕宇制板有限公司。
2005年,注销大扬气昕宇制板有限公司,再经招商引资,更名为正阳木业有限公司。公司有职工325人,设备136套,年生产产品7000立方米。
三、荣华木材综合加工厂
1979年9月,壮志林场成立林场综合利用队,机构设有锯材组、细木组,人员配置和机构设置均由壮志林场统一管理。设备为3道圆锯,在简易木棚里进行木材加工。生产的产品主要是门窗料等,供林场基本建设需用。
1983年5月,工厂正式命名为荣华木材综合加工厂,设2个锯材车间,锯材生产产量3010立方米、小材小料150立方米,产品开始外销。同年,细木组变为细木车间,生产细木成品半成品。
1984年8月,购置并安装跑车带锯1道、平台带锯1道、圆锯1道、截锯2道、电力变压器1套、锯条焊接机1台、锯条混压机1台、锯条开齿机1台、磨齿机1台、立式打眼机2台、木工单式开榫机1台、木工压刨机2台、木工单面升降圆锯2道、磨刀机1台、木工多用刨锯机3台。成立由4人组成的锉锯组。同年,建带锯生产用板房300平方米、锉锯房90平方米。年生产锯材2842立方米、小材小料1025立方米。
1985年,成立质量检验组,以国家锯材标准检验锯材质量。全年生产板方材5300立方米、小材小料489立方米。同年,在厂内设立地板块及木制玩具车间,建车间砖瓦结构用房400平方米,干燥室107平方米,锅炉房81平方米,修理室70平方米,库房448平方米,休息室140平方米,并从牡丹江林机厂和无锡购进20台(套)机械设备。
1986年,锯材车间设专人负责材料及质量管理,并与厂订立承包合同。全年生产板方材7953立方米、小材小料1312立方米以及地板块和木制玩具。
1987年,生产板方材5830立方米、小材小料1292立方米、地板块等639平方米。
1988年,厂内设立沙发组,开始生产民用生活木制品沙发。全年生产板方材6396立方米、小材小料435立方米。同年,地板块与木制玩具车间开始独立经营。
1989年,生产板方材4702立方米、小材小料392立方米。同年,地板块及木制玩具车间独立,命名为兴安春玩具厂。全年生产木制玩具178平方米。
1990年,生产地板块543平方米。
1991年,生产地板块418平方米。
1992年,生产地板块344平方米。
1994年,生产地板块5900平方米。
1995年,生产地板块502平方米。
1997年,生产地板块600平方米。
1998年,生产地板块985平方米。
1999年,生产地板块1347平方米。
2003年11月,林业局采用竞拍方式,工厂转制为民营企业,并更名为荣华木制品厂。
2005年,工厂厂区面积1.5万平方米,厂房建筑面积2200平方米,设备有44台(套),从业职工122人。生产的产品以锯材、地板块、细木工板和拼板为主。
四、北方木器厂
1976年,林业局投资在松岭镇成立木器加工厂。建有板夹泥厂房2栋,抽调和录用职工23人,购置不同种类的木器机床6台。主要生产办公桌椅、学生桌椅、卷柜等木器加工产品。
1984年,扩大生产产品种类,开始生产居民家庭用的穿衣柜、组合柜、沙发等民用木器家具。
1985年,建砖瓦结构木器加工车间、材料库、产品库373平方米,购置磨刀机等设备。工厂更名为松岭区北方木器厂,职工211人。职工执行计件工资,产品几乎都在所在地销售。
1987年,建木工车间、会议室650平方米,购置熔焊机等设备。产品除在区(局)内销售外,开始外销,主要销往河北、辽宁、山东、吉林等地。
1988年,建烘干室160平方米、木板仓库312平方米。职工增加到276人,有汽车9台、推土机1台、拖拉机1台、电焊机1台等,固定资产总额14712元,年上缴利润78033.41元。
1989年,北方木器厂调整为松岭林业局直属科级单位,工作机构设有材料股、生产股、财务股、后勤股、机加车间、安装车间、油漆车间、沙发车间、机修组和办公室。全年生产产值632千元。生产小板方871立方米,生产木珠232万个,木制家具1770件,生活用木制品2510件。
1990年,北方木器厂生产产值392千元,生产小板方1088立方米,生活用衣帽挂等木制品1402件,木制家具609件。
1991年,生产产值198千元。生产生活用木制品、木制家具222件。
1992年,生产产值1317千元。生产包装箱板2363立方米,生产地板块1525立方米。
1993年,生产地板块150平方米,包装箱板117立方米。
1994年,生产地板块10400平方米。
1995年,生产地板块712平方米,包装箱板162立方米,木屐鞋8000双。
1996年,生产产值2213千元。生产木屐鞋21000双。
1997年,生产地板块68平方米。
1998年,生产地板块200平方米。
1999年,生产地板块40平方米。
2000年,经林业局采用竞拍方式,北方木器厂转制为民营企业。
五、迎宾木器厂
迎宾木器厂原名壮志林场青年队,成立于1973年9月,厂址在劲松镇,隶属壮志林场。职工243人,畜力车1辆,饲养马3匹、牛2头,以抚育伐为主。
1974年,队内成立细木车间。车间有职工5人,主要生产办公桌椅,供林场需要。
1987年,青年队更名为迎宾木器厂,为西林吉、图强、阿木尔(简称北三局)“5·6”大火灾区生产门、窗1800扇(套)。
1989年,更新增置木工压刨机3台、单轴木工铣床1台、打眼机2台、木工单头开榫机1台、木工平刨床3台、磨刀机1台。根据林业冬季生产需要,生产活动板房17栋,每栋价值8000~9000元,保证林场冬季林木生产任务,并节省大量资金。
1991年,工厂产品销路不畅,部分产品停产,主要生产小材小料的产品,工厂规模逐步缩减。
1992年,壮志林场与工厂根据林木资源和市场需求,决定投资增加牙签生产。牙签和小材小料产品的生产,使工厂焕发生机。
1997年,工厂以小材小料加工和民用的木制品加工生产为主。
2005年,由于林木资源逐年减少,迎宾木器厂随之解体。
六、红光木器厂
红光木器厂原名壮志林场青年二队。始建于1976年10月,厂址设在劲松镇。职工12人,其中家属工8人。
1977年5月,队内设细木加工车间,职工8人,以手工人力操作结合机械,生产制作学生桌椅。
1978年,生产制作学生桌椅555套,创产值2万余元。
1980年,修建板夹泥厂房210平方米。购置木工压刨、木工平刨床、开榫机等机械设备。职工发展到39人。
1982年,青年二队更名为壮志红光木器厂,招用工人39人。
1984年,厂址搬迁至劲松镇加塔路东侧,建有砖木结构厂房425平方米、板夹泥库房300平方米。
1985年,购进和自制木楦床10台,利用桦木资源,开始生产衣帽挂和线轴。年产值158705.04元。
1989年,年产值681125.52元。同年,投资44万元,购置1套龟背花纹挤压菜板机,利用桦木废料加工生产挤压式菜板。挤压菜板是以大小不等的40块六棱形7厘米厚的桦木块为原料,产品直径38厘米,厚度为6厘米。
1990年,挤压菜板试生产成功。
1991年,更换衣帽挂产品样式及造型,新产品为3根立柱支架式衣帽挂。同时生产民用沙发等产品。
1992年,挤压菜板逐步滞销而停产。
1997年,产品样式、造型以及质量、质地不符合市场所求,产品销路滞销,工厂被迫解体。
七、兴华木材加工厂
1979年10月,大扬气林场筹建兴华木材加工厂。
1980年,厂内设锯材组,购置圆盘锯等设备,在简易的厂房内进行木材加工。同年,设木工车间,建简易木工车间厂房120平方米。
1982年,增置木工开榫机、小圆锯、双面压刨床、平面刨床等机械设备。同年,建面积24平方米的干燥室1座,一周期(10天)可干燥木材3立方米。主要产品有沙发、方凳、弹簧椅、学生桌椅、门窗套、家具等,也承揽居民个人带料加工制作的产品。
1984年,由于技术不过硬导致产品质量欠佳,销路不畅,工厂宣告停产。
1987年,重新组建职工队伍,招聘社会流动木工17人,以承包计件的方式开始生产产品。同年,建砖木结构木工车间200平方米,维修1处16平方米的干燥室。干燥室一次可干燥木材1.5立方米。
1988年10月,因原料成本高,人员流动性大,工作管理不得当,生产时断时续,兴华木器加工厂再次宣告停产。
八、新兴木材综合加工厂
1980年,大扬气林场成立新兴木材综合加工厂,从事锯材加工。工厂设锯材组,有圆盘锯、小截锯等设备,主要加工生产小板小方材。
1982年,购进大、小带锯各1道,建简易锯材棚220平方米,成立锉锯组。
1992年,扩建厂房560平方米。
2003年,经过招商引资,外地客商中标,开始由民营业主管理经营企业。同年,新增2道带锯。
九、青山木材加工厂
1973年,绿水林场成立青山木材加工厂,厂址在小扬气。主要生产大、小板方等木材加工产品。
1980年,安装大锯、二锯(圆盘锯)各1道。
1987年,安装三锯、四锯各1道,利用边角余料,加工成小材小料产品。
1988年,开始承担计划内锯材的加工生产任务。同年,生产板方、包装箱板等产品1000立方米。
1993年,试生产木鞋楦(半成品)。因销路等原因,不久停产。
1997年,企业变更为承包经营。
2000年,林业局限制简易粗放型木材加工生产,青山木材加工厂解体。
十、铁西木材加工厂(绿水林场综合队)
1976年,绿水林场成立铁西木材加工厂,厂址在松岭镇铁路桥西侧。主要生产大、小板方等木材加工产品。
1979年,增购安置圆盘锯等设备,扩大木材加工产品品种。
1980年,铁西木材加工厂又称绿水林场综合队,生产的产品除大小板方材,还生产基本建设用的薄板、门、料、灰条等。
1991年,制作的毛刷杆(半成品)销往河北等地。企业职工76人,女职工占71%(全部为国有企业职工)。汽车、圆盘锯(大、二、三锯)等10余台(套)。
1993年,企业试生产木珠,主要制作用木珠串制成小汽车坐垫、靠背垫和颗粒木珠等产品。
1995年,木珠产品销路不畅而停产,转产生产木制笔杆产品。
1997年,安装设备,试生产圆柱式卫生筷子。
2005年,主要产品是加工包装箱板、小板方等。
十一、东风木材加工厂
1979年,工程处因基本建设用木材加工的产品增多,成立工程处制材厂(也称青年队)。
1986年,更名为东风木材加工厂,主要生产建筑用的小板、中板、门窗料、灰条、地板和板方材等。
1995年,筹建生产牙签产品。
1996年,正式生产牙签,后又增加生产雪条棒产品。
1997年,生产牙签88吨。
1998年,生产牙签108吨。
1999年,生产牙签169吨。
2001年,东风木材加工厂转制给个人承包经营。
十二、一木雪条棒厂
1994年,大扬气机械修造厂主修车间改造成一木雪条棒厂,与青岛一木集团公司组建股份合作公司,主要产品是雪条棒。
1995年,生产雪条棒45295箱。
1996年,生产雪条棒875吨。
1997年,一木雪条棒厂实行委托经营。
1999年,生产雪条棒763吨,年产值274.7万元。
2000年,雪条棒年产值335.5万元。
2001年,雪条棒年产值366.1万元。
2002年,一木雪条棒厂产权整体出售给个人,转为私营企业。
十三、其他木材加工厂
1983年,新天林场成立新风木材加工厂,主要生产木材加工的产品。1986年,工厂增购安装圆盘锯1道(计3道),生产大、小板方材。
1986年,新天林场成立春风细木厂,装有大、小圆锯各1道,进行木材加工。
1987年,新天林场成立兴林木材加工厂。1988年,增装圆盘锯1套3道,建简易锯棚1栋。同年,成立锉锯组。
1988年,新天林场成立昌盛烧材站,安装圆锯3道,生产并销售板方材11车皮667立方米。1989年出售板方材9车皮483立方米。2003年,昌盛烧材站由个人承包,主要生产锯材和1~3米木材小料加工。
1993年,绿水林场在小扬气镇建立绿水木材加工厂,属国有企业。主要产品是木材加工的综合材。2005年,工厂有生产设备19台(套)。
2002年,新天吉发雪条棒厂、新天正宝制品厂、松岭简逸木业相继成立,均属民营企业。
2003年,闽江木材厂在劲松镇成立,属私营企业,主要生产加工板方材。2005年闽江木材厂有生产设备15台(套)。
同年,旭祥木材综合加工厂在小扬气镇成立,属民营企业,主要生产加工板方材。2005年旭祥木材综合加工厂有生产设备13台(套)。
2004年,经招商引资,在壮志林场成立华顺木制品厂,属民营企业。
此外,还有文静农木加工厂、光明综合加工厂、小扬气镇农业一队木材加工车间、小扬气镇农业二队木材加工车间、古源镇农业队木材综合加工队等,装有简易的设备,进行小量的木材综合加工生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