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矿产采掘业 一、原煤开采 (一)红光煤矿
1984年8月,大杨树煤矿进入红光矿区开采原煤,工作6个月,没有任何效益,于1985年3月撤回大杨树。
1985年10月,大杨树煤矿再次进入红光矿区进行采煤生产,亦未产生效益而再次撤回大杨树。
1986年,松岭区(局)与大杨树煤矿进行联合办矿,双方签订合作协议,由大杨树煤矿进驻红光矿区。经过8个月的开采,没有达到预期效果,于1987年终止双方签订的协议。
1988年,红光煤矿由个人承包经营,因矿区设施简陋、设备破坏严重而无法进行生产告停。
1989年1月,成立松岭区红光煤矿,区(局)直接经营,全年开采原煤8000吨。
1990年,生产原煤10564吨。
1993年,由于投入大于产出,红光煤矿再次由个人承包经营。
1995年,红光煤矿停产闭坑。
(二)东山煤矿
1992年,东山煤矿成立。矿区面积10600平方米,建有仓库、办公室、宿舍等设施,企业管理人员10人。
1996年,东山煤矿实行(集体)承包经营。
1998年,东山煤矿随远征矿产钻探队改制为个人承包经营。
1999年,东山煤矿政策性关井停产。
2001年3月,松岭区人民政府决定正式关闭东山煤矿。
(三)“七十一”公里煤矿
1994年,“七十一”公里煤矿开始生产,主要采用手工作业生产,规模较小且劳动强度大。
1999年,“七十一”公里煤矿政策性停止生产。
(四)白音河煤矿
1994年开始生产,矿区设计规范,手续齐备,采用机械化生产,生产效率较好。矿区资源好,备受青睐,先后有大兴安岭煤炭工业总公司天龙煤矿、加格达奇林业局工业公司、津达公司白音河煤矿、松岭区兴达煤炭公司同时进行生产。
1999年,关井压产并换取新的采矿许可证,矿区只保留兴达煤炭公司和大兴安岭林业集团煤炭总公司2对矿井进行生产。
截至2003年,白音河矿区累计生产原煤63.95万吨。
2005年,生产原煤5013吨。
二、黄金开采 1986年6月,成立黄金公司。
1988年,企业整顿,因未开展黄金生产工作而撤销。
1990年,成立黄金局,与矿产资源管理局合署办公,筹备黄金开采工作。
1994年,松岭区(局)黄金公司正式成立,公司实行自负盈亏企业化管理。
1995年,开始投入黄金生产,公司下设的兴华矿创下黄金产量(年)超万两的最高纪录。同年,地区森警支队、黑龙江省地矿局、加格达奇林业局富民金矿等在矿区700-212线矿体均采用机械化露天开采。松岭区绿水金矿、松岭区先锋金矿、松岭区古源林场砍都河金矿、大兴安岭津达公司金达金矿、黑龙江省地兴金矿、齐齐哈尔市黄金公司库尔库金矿参与开采。
1996年,黄金公司建立工会组织。在区(局)金矿从事黄金生产的单位只剩下黄金公司兴华金矿、黑龙江省地兴金矿和齐齐哈尔市库尔库金矿3家黄金生产企业。
2000年,在区(局)金矿从事黄金生产的单位只有黄金公司兴华金矿1家。
2002年,国家出台砂金停采政策,兴华金矿部分人员分流到区筑路队。
2003年,黄金公司解体,剩余人员安置到绿水林场管护中队。
三、铅锌开采 1996年,松岭区(局)铅锌矿申请采矿登记。
1998年,领取采矿许可证,设计采矿规模2万吨/年。
1999年,试生产采铅锌矿石5230吨,消耗工业储量6152.94吨。试生产期间采用浮选法选矿;废水处理主要用防渗、净化、沉淀水循环方法。
2000~2002年,因没有换领新的采矿许可证和效益下滑等因素停产。
2003~2005年,招商引资200万元,盘活资金460万元,重新建设矿区并进行少量的生产,矿石运往外地进行再加工。
1991~2005年松岭区部分矿产统计表 表8-9
年度 | 燃煤 | 黄金 | 产量 | 单位 | 产量 | 单位 | 1991 | 10168 | 吨 | - | - | 1992 | 11803 | 吨 | - | - | 1993 | 3602 | 吨 | - | - | 1994 | 11529 | 吨 | - | - | 1995 | 15000 | 吨 | 516 | 千克 | 1996 | 39629 | 吨 | 1931.13 | 千克 | 1997 | 92463 | 吨 | 150.42 | 千克 | 1998 | 101290 | 吨 | 74.73 | 千克 | 1999 | 70839 | 吨 | 26.19 | 千克 | 2000 | 2524 | 千元 | 6.25 | 千克 | 2001 | 3557 | 千元 | 37.37 | 千克 | 2002 | 2513 | 千元 | - | - | 2003 | 41691 | 吨 | - | - | 2004 | 21651 | 吨 | - | - | 2005 | 6292 | 吨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