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第三节 通信业务

第三节 通信业务


  一、电报

  1965年,松岭对加格达奇开办无线电报业务,年发报19862份。
  1968年,各林场电报采用电话送话方式传递电报。
  1973年,松岭区邮电局有办理电报业务的局所1处,电报电路1路,有线电路1路,人工电路1路,人工报机1部;电报8632份,其中,出口7330份,进口1302份。
  1974年,电报份数8930份。
  1975年,松岭对加格达奇开设有线电路1条,使用晶体管人工电报机收发电报。全年电报业务总量20239份,其中,去报9055份,来报11184份。
  1979年,松岭对加格达奇增设有线电路1条,用于有线电路阻断时使用。
  1980年12月,松岭区政府建立机要电报传真网。
  1983年,淘汰晶体管人工电报机,更型为55型电传打字机。12月1日,提高国内电报资费,公务普通电报资费由每字0.03元调整到0.07元。加急和特急电报加倍。
  1985年,电报总量35290份,比1975年增长174.4%,其中,去报增长154.64%,来报增长162.6%。
  1986年6月1日,松岭至加格达奇开办公众快速真迹传真电报业务。配备汉字译码机,人工手译电报的历史结束。
  1989年,设无线电报电路1条,在有线电路阻断时使用。购置中文译码机1部,来报直接译出汉字。电报总量45032份,其中,去报22178份,来报22854份。
  1990年,松岭对加格达奇开设传真电报电路1条。改开载波电报电路,投入使用翰林机(JK-412中英文智能公众电报终端机)。3月,用户电报和用户传真业务资费调整。全区电报业务收入61476元。
  1991年,55型电传打字机更新为477型全电子电传机,缩短电报的全程传递时间。
  1992年12月20日,邮电部对国内电报资费再次进行调整,普通电报由每字0.07元调整到0.13元,加急加倍。
  1994年,由于程控电话、无线寻呼和移动通信的发展,电报业务量逐年下降。
  1998年,电报资费多次调整和规范,松岭区内各邮电局、所,不再使用电传机,改为使用传真机。电报使用主要是银行、汇款电报及偏远地方的个人电报,电报业务量大减,全年只有669份。
  1999年,全区办理电报业务网点6个,设有松岭区营业厅、古源支局、大扬气支局、壮志支局、新天支局、翠峰支局。因程控电话、长途直拨的开通,电报业务量逐年下降。12月1日起,停止办理国际及港澳台公众电报的加急业务。
  2001年8月1日,停办汇款电报的加急业务。
  2002年4月,取消政务、新闻、银行系统汇款电报的收费标准,统一按普通电报业务资费标准收费,取消传真机并机登记费、装机调测费和传真机登记费。公众真迹传真每页改收3元。公众真迹传真的纳费业务查询公电每份2元,重传费每页2元。公众用户传真的去报传送或来报留交的,传送处理费每页2元。8月1日起,正式停办发往台湾地区的公众电报业务。全年电报业务收入873元。
  2003年,电报业务收入530元。
  2004年,电报业务量27份,业务收入只有87.28元。
  2005年,电报业务量为0。

1983年12月1日起执行的国内电报资费表 表10-19

单位:元

编号

项目

收费标准

1

天气、水情、公益电报每字每份电报按实有计费字数计算

0.07

2

特种、军政、公务、普通、汇款、(银行)电报每字每份电报以10个字起算,不足10个字作1个字计算

0.07

3

新闻电报每字每份电报以10个字起算,不足10个字作10个字计算

0.02

4

邮局办理电报汇兑业务所发的汇款电报每份(电报中的附言部分另外计字计费)

1

5

采用特急、加急的电报每字按原价目加倍计算

6

采用分送的电报每增加一个收报名址,按原电报费(包括特急、加急)加收三分之一
注:采用分送的电报,如果其中一份或几分需要退费时,应以分送份数(包括原电)的平均报费退还

0.3

7

纳费业务公电(不论是否需要邮电局回电)每份

0.6

8

补送来报报底每份

0.1

9

注销尚未发出的电报手续费

0

10

电报挂号
一年
半年
三个月
注:(1)电报挂号期满续挂,自满期的次日衔接计算
(2)电报挂号中途停用,挂号费不退

30
6
3


1992年12月20日起施行的国内公众电报资费调整表 表10-20

单位:元

项目

现行标准

调整后标准

天气、水情、公益、政务、普通电报和银行系列汇款

电报每字

0.07

0.13

新闻电报每字

0.02

0.05

汇款电报每份

1

2

去报译电费每字

0.005

0.01

补送来报报底(按本局所存留底加抄补送的)每份

0.6

1

电报挂号登记使用费

登记期为一年的

30

60

登记期为三个月的

10

20

更改名址手续费

3

5

礼仪电报

电报费每字

0.07

0.13

去报特制发电纸每张

0.03

0.05

公众船舶电报

陆地发往船舶的电报

陆线费每字

0.07

0.13

岸台费每字

0.18

0.18

译电费每字

0.005

0.01

船舶发往陆地的电报(个人交发)

陆线费每字

0.07

0.13

岸台费每字

0.18

0.18

船舶费每字

0.05

0.05

译电费每字

0.005

0.01

注:汇款电报中的附言部分另外计字费,每份以20字为限;采用特急、加急业务的电报,每字按原电价目加倍计算;纳费业务公电每份收取10个字的普通报费,增删更改电文、名址的,每份以增删、更收10个字为限,超过10个字的每超过一个字,另加收一个字的普通报费;礼仪电报特别处理费不变;经传真机发出的去报每份收取传真纸成本费0.50元


2002年4月起执行的国内公众电报及传真业务资费表 表10-21

单位:元

编号

项目

收费标准

天气、水情、公益电报、每字每份电报以10个字计费字数起算,不足10个字按10个字计算

0.13

普通电报和银行系统汇款电报每字每份电报以10个计费字数起算,不足10个字按10个字计算。

0.13

邮局办理汇兑业务所发的汇款电报,每份
注:电报中的附言部分另外计字计费,每份以20个字为限。

2

去报译电费按计费字数计算,每字
注:1.已译完的电报尚未发出,用户要求注销,译费不退。
2.来报译电,不收译费。
3.用户自译电码并注有汉字的明语电报,对其中个别代译或代改电码,不收译费。
4.邮局汇款电报的电文及附言部分的汉字,纳费业务公电增删更改的汉字、国际及港澳去报中的汉字,均不收译费。
5.只要求对电报名址部分的汉字代译电码,按该电名址部分(特别业务标识起至收报局名止)的计费字数计收译费。
6.其余各类代译电码的电报,不论代译字数多少,均按全电计费字数计收译费。

0.01

纳费业务公电的收费:
1.不论是否需要对方局回电,每份公电收取10个字的普通报费。
2.增删更改电文、名址的,每份公电以增删或更改10个字为限,超过10个字的,每超过一个字,另加收一个字的普通报费。

补送来报报底(按本局所存留底加抄补送的)每份
本局无留底,需发公电向上一局索取报底后补送的,每份另加收一份10个字的纳费业务公电费。

1

注销尚未发出的电报手续费,每份

0.2

抄录去报报底,每份100个字或不足100个字的,收取超过100个字的,不论字数多少,均收取

0.6
1

查阅去报底或来报回单,每份

0.2

供给去报报底由用户来局拍照,每份

0.2

十一

发送人因遗失电报收据要求补出证明,每份

0.2

十二

电报挂号登记使用费:
一年
三个月
更改名址手续费
不满三个月的挂号,按三个月计算收费,超过三个月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收费。挂用二至五年的长期挂号,按一年的收费标准累计计算。
注:1.电报挂号期满续挂,应自期满的次日衔接计算。2.电报挂号中途停用,登记使用费不退。

60
20
5

十三

礼仪电报的收费:
1.电报费
(1)每字
每份电报以10个字计费字数起算,不满10个字按10个字计算。
(2)去报译电费按计费字数计算,每字
2.特别处理费
注:特别处理费系指庆贺、吊唁卡费和特殊处理手续费。今后礼仪卡纸张及印刷成本变动时,由信息产业部做相应调整。

0.13

0.01
2

十四

鲜花礼仪电报业务的收费
1.电报费:按普通电报资费标准及计费办法收取
2.特别处理费:每份收取
3.指定时间专送费每份
4.鲜花费
(1)单枝:一枝红玫瑰;加星花包装
3月21日至9月20日
9月21日至次年3月20日
(2)小束:配有玫瑰、剑兰、康乃馨等品种;鲜花枝数不少于6枝;加星花或配草、加包装
3月21日至9月20日
9月21日至次年3月20日
(3)普通:鲜花品种同小束、鲜花总枝数不少于10枝;其中红玫瑰不少于2枝;加星花或配草、加包装
3月21日至9月20日
9月21日至次年3月20日
(4)豪华:鲜花品种同小束,鲜花总枝数不少于16枝;其中红玫瑰不少于4枝;加星花或配草、加包装
3月21日至9月20日
9月21日至次年3月20日
(5)悼念:由素色菊花、剑兰、康乃馨等组成;总枝数不少于16枝;配松柏枝;加素色包装
3月21日至9月20日
9月21日至次年3月20日
注:以上鲜花规格为最低配置标准,各地可根据当地鲜花市场价格,在此基础上搭配一些高档品种鲜花,并适当增加花枝数量,且所配的鲜花标准不能低于当地鲜花零售商同等价格下所配鲜花标准。

2
10


10
20

40
50


60
80

90
120

70
90

十五

公众船舶电报的收费:
1.陆地发生船舶的电报
(1)陆线费每字
(2)岸台费每字
(3)译电费每字
2.船舶发往陆地的电报(个人交发)
(1)陆线费每字
(2)岸台费每字
(3)船舶费每字
(4)译电费每字
注:船舶电报岸台费根据交通部、国家物价局,交财发〔1993〕379号和邮电部邮部〔1993〕407号文件调整

0.13
0.96
0.01

0.13
0.96
0.05
0.01

十六

经传真机发出的去报,每份收取传真纸成本费
注:今后纸张价格变动时,由信息产业部做相应调整

0.5


1985~1998年松岭区电报业务收入统计表 表10-22

单位:元

年度

收入

去报份数

年度

收入

去报份数

1985

31235

14003

1992

59307

19196

1986

35209

14037

1993

76758

14959

1987

40571

18184

1994

52921

10431

1988

49694

24013

1995

22128

4765

1989

56055

22578

1996

8990

2732

1990

61476

20241

1997

4407

1155

1991

57651

20939

1998

2242

669



  二、固定电话

  1965年,长途电话收费标准按通话空间距离和通话时间计算,计算方法按3分钟一次计算。
  1966年9月1日起,长途电话取消3分钟基本收费制度,用户通话一律按实际的通话分钟数计收话费,通话费不满一分钟的按一分钟计费,每次电话通话费不满0.1元的按0.1元收费。
  1970年1月,松岭区电信局有磁石交换机100门,安装话机70余部。会议电话终端机1部。在壮志设增音站1个,增音机1部。
  1974年12月,松岭区邮电局利用林业投资,安装国产JZB47-1A型步进制市话交换机500门。正式开办市话业务。
  1975年,长途电话交换设备使用天津产262型磁石交换机。对加格达奇新开通铁线电路2条(共计开通5条电路),对5个支局开通铁线电路5条。对加格达奇开通ZM202三路载波机1部。市内电话出局电缆600对,杆路284棵,电缆6.3皮长公里,明线电路9.92对公里。全年长途电话去话11694张,市话装机245部。
  1977年,对古源、环宇、壮志、望峰开通B845型单路载波机1部,增加电路4条。
  1979年7月1日,长途电话费每张电话的基本收费时间为3分钟,通话不满3分钟的一律按3分钟计算收费,通话超过3分钟的按实际通话分钟计算收费。
  1980年,松岭邮电局对长途交换设备进行更新和技术改造,安装国产供电新型JT-508型配套设备。
  1982年1月1日起,取消挂拨长途电话登记方法,除个别用户声明不使用长途电话外,所有市内电话都有挂拨长途电话的权利(简称长权)。
  1984年,松岭首次安装公用电话。
  1985年5月20日,市内电话资费向上浮动20%。全年长途电话去话23204张,市内电话用户450户。
  1986年,松岭对古里林场开通人工电路2条。
  1987年,增开43型三路载波机1部,对加格达奇电路由5条增加到8条,其中半自动电路1条。对古源、大扬气、壮志、新天开通206型环三路载波机1套,各支局的电路由原来的9条增加到17条,其中,半自动电路8条,专用电路4条,人工电路5条。
  1989年,松岭至加格达奇ZM202三路载波机更新为ZZD33型。市内电话47式500门步进制自动电话交换机由500门增加到1000门。有长途线路27条。市话杆路长2052公里,电缆16.52皮长公里。市话装机830部,长话业务收入64864.05元。
  1992年12月26日,淘汰步进制自动电话交换机,换型增容2000门国产JH921纵横制市话自动交换机割接开通。同年,松岭区邮电局安装使用复式计次系统设备。全年市内电话期末户数1096户,市内电话业务收入141656元。
  1993年9月7日,开办117市话自动报时业务。
  1994年,投资1288万元,引进EWSD6000型高效数字程控交换机,设备总容量6 000门。9月28日,割接开通使用。国内、国际长途电话实现自动直拨。
  1995年,投资108.62万元,先后开通5个林场程控电话,设备总容量4490门,其中,古源952门,大扬气1392门,壮志1394门,新天440门,翠峰312门。电话号码由5位升至7位。全年长途电话去话371987张,市话用户2772户。
  1996年,完成“九七工程”市话业务计算机管理系统主体工程建设,“114”子系统实现全区联网检索,集中建库,集中查询。先后开办“200”长途储金卡,“300”和“IC”卡业务。全年长途电话去话453943张,市话期末数4344户,公用电话47部。
  1997年,增容1680门程控交换机。
  1998年4月,松岭区邮电局执行的是复式计次月租费5万门以下收费标准,即:基本月租费,甲种7.6元,乙种12元。市内用户中继线36元。通话费,本地网营业区内0.12元,本地网营业区间0.4元。区外线路月租费每月每千米10元。专线话机每月1元。全年长途电话去话474687张,长途电话业务收入 1036089元。市内电话期末数6841户,区内通话量7877035次,市内电话业务收入2514843.29元。公用电话56部,其中,磁卡电话5部,IC卡电话51部。
  1999年,全区长途电话主要设备有长途数字终端复用设备容量120路。国内长途电话通信收入为1209110.38万元,国际电话收入634.40元。
  2000年,开办来电显示业务。投资118万元对林场市话线路进行扩容改造。开通自动停开话系统和“170”自动话费查询系统。先后启用“12345”政府热线、“12315”全国统一的消费者服务专用电话号码。增加64kDDN线路,交换机版本升级。全区长途电话主要设备有长途数字终端复用设备容量1440路,总容量中实占容量570路。正式开办有人值守智能公话业务。
  2001年2月,长途电话资费不再区分被叫地点,国内资费标准0.07元/6秒钟。继续执行国内国际长途电话分时段优惠办法,优惠时段的费率为国内长话0.04元/6秒,国际长话0.48/6秒。同年,开放固定拨打异地固定17909IP主叫直拨电话业务。有国内长权的用户可以使用17909。全年国内长途通信收入达到117.16万元,其中,长途电话通话费收入98.8万元,电话卡销售收入17.2万元,出租国内长途通信电路20.31万元,网间结算收入19.15万元。7月25日,正式取消电话初装费。12月,正式开通电话交费卡系统,开办电话交费卡业务。
  2002年起,用户拨叫任何方向的国内长途电话均按0.07元/6秒计费,不收取任何长途电话附加费。并且不分工作日和节假日,在每日的0:00-07:00实行6折优惠,按0.04元/6秒收取。使用300、200密码记账式电话卡直拨长途业务也按上述标准收费。全年有国内长权用户8252户。国内长途电话通话次数353913次,其中,住宅电话国内长话次数296685次,单位电话国内长话次数26415次,公用电话国内长话次数28550次,密码记账卡国内长话次数2263次。国内长话通话时长1199836分钟,其中,住宅电话国内长话通话时长1004841分钟,单位电话国内长话时长98109分钟,公用电话国内长话时长86050分钟,密码记账卡国内长话时长10836分钟。市内电话用户8434户,来电显示用户3726户,N-ISDN基本速率(2B+D)用户27户。城市本地网区间通话量达到1090377次,区内11864227次,区内拨号上网通话量6326746次。
  2003年,全区本地电话中继电路39条,电缆长度达到57皮长公里;中继光缆线路长度31千米。全年市内电话用户10865户,来电显示用户6948户,N-ISDN基本速率(2B+D)用户9户。公用电话73部,其中,有人值守11部、IC卡48部、智能网专用接入终端14部。
  2004年,全区国内长途电话通话次数263627次,国内长话通话时长971212分钟,国际电话通话时长146分钟,长途电话业务收入821615.44元,其中,长途电话通话费收入521416.13元,主叫IP长途电话通话费收入300199.31元。市内电话用户达到8728户,城市来电显示用户5020户,N-ISDN基本速率(2B+D)用户7户。本地网区间通话次数1423702次,本地网电话通信业务总量5779613元,业务收入4620121.36元。公用电话达到192部,其中,有人值守公用电话59部,智能有人值守公用电话54部、IC卡65部、智能网专用接入终端14部。
  2005年,用户交换机容量达到11192门,其中实占容量7239门;出局用户线对数18384对,实占线对数8788对;接入局用户交换机10888部。国内长途电话通话次数260931次,通话时长1440946分钟。市内电话用户10888户,来电显示用户8139户。城市本地网区间通话量1939753次,区内通话量13709572次。公用电话达到239部。

1985~1998年松岭区市话用户和业务收入情况统计表 表10-23

单位:户、元

年度

业务收入

市话用户

1985

71097

450

1986

94017

466

1987

91500

478

1988

119970

552

1989

109038

641

1990

118390

642

1991

130100

786

1992

141656

953

1993

128036

1449

1994

286325

1615

1995

358606

2772

1996

662376

4344

1997

544050

5233

1998

736600

6841


1985~2005年部分年度松岭区长途电话业务情况统计表 表10-24

单位:次、元

年度

去话业务

业务收入

1985

23304

33241

1986

24417

86049

1987

30316

37520

1988

36826

134493

1989

35160

56109

1990

33544

62356

1991

36430

71483

1992

47641

156004

1993

60680

226562

1994

290501

4344711

1995

371987

1511758

1996

453943

969972

1997

448254

1451099

1998

474687

1036089

1999

483790

1209745

2001

378951

1171600

2002

296685

2350562

2003

323100

5612451

2004

263627

821165

2005

260931

3214875



  三、数据通信

  1997年12月,加格达奇至松岭邮电局会议电视系统安装调试并投入使用。
  1998年6月8日,开通工商银行电子联行网络。互联网覆盖松岭区,可为用户提供计算机互联网、分组交换、数字数据网、帧中继、宽带、电子信箱、声讯服务等业务。
  1999年12月1日,正式开放分组网IP拨号业务。全区互联网宽带用户49户,数据通信业务收入44125.15元。
  2000年3月,正式开办163拨号上网主叫计费接入服务。11月,正式开办智能网200记账业务。
  2001年1月,开放宽带IP接入业务。10月,黑龙江省福利彩票发行中心在松岭区进行网络扩容。
  2003年,全区互联网宽带用户243户,数据通信业务收入达302158元。
  2004年,全区互联网接入用户522户、互联网窄带接入业务用户1140户,互联网用户拨号时长501016分钟。数据通信业务收入达到364649.27元。
  2005年,松岭分公司有数字数据网节点机端口36个,实占用15个,IP网端口864个,实占用779个。全区互联网接入用户1655户,宽带用户890户、互联网窄带拨号接入业务用户765户;数据通信业务收入达到580183元。

1999~2005年松岭区部分通信业务情况表 表10-25

单位:部(台)、元

年度

固定电话

ADSL用户

公用电话

小灵通

通信业务收入

来电显示

1999

7438

79

4973280.55

2000

8199

796

86

4302356

2001

8802

2050

6

34

4932705.56

2002

9129

3726

25

131

4731401

2003

10865

6948

243

126

2151

5327724.03

2004

8728

5020

522

192

4099

5817117.3

2005

10888

8139

1655

239

3649

5732300



  四、移动通信

  1994年6月6日,移动电话全省联网开通。
  1995年6月1日,执行《全国数字移动电话计费原则暂行规定》,引进美国摩托罗拉公司EMZ-100PLUS型900兆赫蜂窝式移动交换机1部,基站设备1部,安装移动电话37台,初装费2000元/台。全年收入3.75万元。
  1996年,建成900兆赫模拟和数字移动通信基站。
  1997年8月,开办数字移动电话卡。全年移动用户537户,全年收入65.5万元。
  1998年,全区移动电话用户609户,年收入100.22万元。
  1999年7月,松岭移动通信分公司开始独立运营。建设完成小扬气镇、劲松镇、古源镇、新天镇4个基站。全区移动电话用户909户,年收入157.72万元。
  2000年5月,大扬气镇新建直放站交付使用。全区移动电话用户2531户,年收入279.94万元。
  2001年1月,模拟网全部转为数字网,全球通、神州行成为移动通信的品牌开通运营。9月,大扬气林场直放站变为基站。翠峰林场基站开通。全区移动电话用户3719户,年收入278.36万元。
  2002年2月,松岭移动通信分公司综合办公楼建成交付使用,总面积696平方米。同年,移动通信分公司有渠道网点6个,即爱民合作营业行、古源代办点、大扬气代办点、壮志代办点、新天代办点、翠峰代办点。全区移动电话用户3798户,年收入325.72万元。
  2003年3月15日,正式开办小灵通业务,建小灵通基站31个。小灵通实行单向收费,通话资费标准与固定电话相同,小灵通用户发展到2151户。同年,移动通信分公司建直放站3个,全区移动电话用户4850户,年收入335.95万元。
  2004年6月,在小扬气镇商城建移动IP超市1处。7月,在新天林场和加漠公路建移动IP超市各1处。同年,开通大扬气林场、劲松镇两地小灵通业务,在大扬气林场建基站7个、劲松镇建基站13个,小灵通用户4099户。
  2005年,开通古源镇、新天林场、翠峰林场小灵通业务,建古源镇基站7个、新天林场基站7个、翠峰林场基站3个。全区小灵通用户3649户,业务收入达到160331元。

  五、无线寻呼

  1992年12月,松岭区开办无线寻呼业务。
  1993年,建成容量为1万户的无线寻呼台,实现松岭区和省内联网自动漫游。12月,数字和汉字兼容无线寻呼机开通使用,可进行追寻显示、留言服务、暂缓显示、定时叫醒和当地天气预报、自动报时等多种信息服务。全区使用无线寻呼用户72户。
  1994年12月,实现区内、省内异地寻呼联网。全区使用无线寻呼用户177户。
  1995年1月,全区无线寻呼使用费实行浮动价,数字寻呼机15元/月,汉字寻呼机30元/月。无线寻呼用户302户。
  1996年,全区使用无线寻呼用户718户。
  1997年5月1日零时,自动寻呼全国联网漫游正式开通使用。同年,执行黑龙江省邮电管理局制定的高速无线寻呼资费标准,数字BP机服务费25元/月,汉字BP机服务费50元/月。全区无线寻呼用户898户。
  1998年4月,自动寻呼系统交换机实现升级改造。全区使用无线寻呼用户906户。
  2000~2003年,随着移动业务的拓展,无线寻呼业务逐渐减少、淡出并被移动通信业务所取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