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节 宣传工作
第六节 宣传工作
一、理论宣传
1965年3月,松岭林业公司党委政治部下设宣传部,负责全公司的党员教育、职工理论教育和社会宣传工作。宣传工作的主要内容是根据国家开发大兴安岭林区和林区会战的实际,重点对职工进行热爱大兴安岭、扎根大兴安岭、建设大兴安岭的思想教育,用“参加会战光荣、艰苦创业光荣、勤俭节约光荣”精神,指导和激发职工自力更生、团结一致、同心同德建设林区的热情与干劲。
1966年5月,主要是“以阶级斗争为纲”为学习内容,各级党团组织、社团组织和党政机关、学校等,利用一定时间进行“阶级斗争”理论方面的学习。大兴安岭特委派副书记张开平带队,进驻松岭,开始“清思想、清政治、清组织、清经济”的“四清”社会主义教育运动。宣传工作主要是宣传贯彻中共中央发出的《五一六通知》和“以阶级斗争为纲”的方针和精神。
1967年3月20日,军宣队进驻松岭及所属单位进行“支左”。8月1日,松岭区革命委员会筹备委员会成立,下设宣传组取代宣传部。宣传工作主要内容是毛泽东的“最高指示”“文化大革命”有关精神和重要文件。
1969年,主要是宣传贯彻中国共产党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精神和“抓革命、促生产、促工作、促战备”精神。
1970年,围绕路线、团结、政策、作风等问题,开展整党建党工作理论的学习,发动群众,对党员干部进行思想教育,加强党的思想建设。
1972年11月,区委在全区(局)基层党组织中配备专兼职的宣传委员(干事),加强党的宣传工作。
1976年10月,宣传工作的重点是发动职工群众揭、摆、批“四人帮”的反革命罪行,迅速掀起声讨、批判“四人帮”篡党夺权的阴谋。同年,区委宣传部工作机构设有理论宣传办公室、通讯报道办公室和社会宣传办公室。
1978年,根据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确定的方针、路线,宣传工作随着党的工作重心转移,围绕“四化”建设中心开展,宣传“调整、改革、整顿、提高”和“解放思想、开动机器、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思想路线与方针,编写宣传提纲下发,利用广播、板报、举办报告会和演讲会、理论讲座、理论研讨等有效形式,宣传贯彻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精神。开展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
1979~1980年,组织党员干部学习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理论,确保党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举办3期全区各党委、党总支、党支部的书记、副书记和政工干部以及科级干部培训班。
1981~1982年,围绕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精神的宣传贯彻、有关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党的工作重心转移等,召开思想政治工作会议12次,培训宣传、教育的理论骨干310人,发展理论报告员、宣讲员203人。
1983年,贯彻中国共产党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精神,围绕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服务于改革的主旋律开展宣传工作。举办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理论骨干培训班。在《邓小平文选》《陈云文选》发行后,组织党员干部进行理论学习和辅导。
1984年,在党员和干部中进行新党章、党的基础知识教育。
1986年,围绕经济改革工作,抓住党员教育这一环节,以端正党风、纠正各种不正之风为重点,在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共产党员中统一思想、整顿作风、加强纪律、纯洁组织等方面,加强教育和理论指导,达到纠正不正之风、提高党的战斗力、促进改革、保证经济发展的目的。以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政治经济学基本理论为主要学习内容,举办理论骨干培训班,有1920人参加学习班。同年,举办思想政治工作理论研讨会,收集论文40余篇。
1987年,围绕提高经济效益、搞活经济的宣传中心,结合四项基本原则教育开展宣传工作,围绕党的“十三大”文件精神进行系列教育和宣传报道,举办中国共产党第十三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精神理论宣传骨干学习班,培训宣传骨干90人。
1989年,以《中共中央、国务院告全体共产党员的全国人民书》和《人民日报》社论为学习内容,纯洁党的组织、提高党员素质、增强党组织的凝聚力、吸引力、战斗力。同年,举办思想政治工作理论研讨会,有近40篇论文参加研讨,从中筛选出18篇编印成《松岭区思想政治工作理论研讨论文集》并下发。
1990年,抓住四项基本原则宣传教育,突出解决广大党员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问题,理清思想,增强党员政治上的坚定性和原则性。开展《马克思主义哲学纲要》学习活动。
1991年,以学习《邓小平文选》第三卷为主要内容,开展促进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的宣传。
1992年,以学习贯彻党的“十四大”和邓小平南巡讲话精神为主题,教育党员、干部、职工群众,解放思想,转动脑筋,树立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思想,增强职工群众进一步改革开放、把经济搞上去的紧迫感和责任感,加快经济发展速度。
1994年,举办松岭区开发建设30周年辉煌成就展,用摄影、书画、文艺演出、板报展、电视专题片等形式宣传、讴歌松岭人民创业精神和取得的成绩。
1995年,以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精神为指导,开展“突破高寒禁区”系列宣传活动。在全区开展“改善经济发展环境”大讨论。举办以区委主要领导主讲的形势任务报告会,受教育人2000人次。
1997年,以宣传十四届五中、六中全会精神和江泽民视察人民日报社时的重要讲话精神、《中共中央宣传部关于进一步做好新闻舆论工作的若干意见》和省、地《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闻舆论工作统一管理的意见》及调整产业结构,提高经济效益为主题开展林业建设成就宣传活动,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正确对待市场经济和开放搞活中带来的负面效应。
1999年,以迎庆大兴安岭开发建设35周年,新中国成立50周年为主题,开展大兴安岭精神、松岭精神的宣传。
2000年,开展“解放思想、更新观念、促进发展”学习教育活动,宣传省内、外先进地区解放思想,深化改革,加快发展的经验。宣传市场经济理论、现代科学技术知识和法律知识。
2001年,开展“形象年”暨净化环境、美化家园、倡导文明新风活动。在全区广大基层干部中开展“转变作风,致富群众”教育,在广大职工中开展“解放思想,脱贫致富”教育,引导人们勤劳致富、科技致富,用智慧和汗水赢得美好幸福的生活。
2002年,以迎庆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为中心,在广大职工群众中开展“解放思想、脱贫致富”“与时俱进、再创辉煌”等教育活动。
2004年,以迎庆大兴安岭开发40周年为主题,举办“迎庆大兴安岭建区40周年图片展”,在电视台播发专题、滚动播出宣传口号;以招商引资工作为重点开展宣传活动,设立招商引资彩喷画18块,在电视台开辟招商引资专栏,利用黄金时段宣传招商引资优惠政策、奖励办法、实施方案等内容。
2005年,开展以“增强发展意识,树立良好精神状态”为主题的宣传教育活动,有1.8万多名职工群众参与活动。倡导爱国守法、勤俭自强、团结友好、敬业奉献的精神,发放养殖技术、科学种植资料小册子2000余份。
二、新闻宣传
1986年,松岭区精神文明建设专题宣传片《绘得千峰翠色来》,在省电视台播放。
1987年1月,召开全区新闻稿件评奖会,表彰1986年度新闻宣传工作中的先进单位、先进组织者和先进个人。对撰写新闻报道和宣传稿件突出的个人(全年度撰写并在地级以上报刊发表40篇稿件以上)给予物质奖励。
1994年,以开发建设大兴安岭暨松岭区30周年为主题,以各条战线上艰苦创业、勤奋工作、开拓进取、甘于奉献的先进人物和事迹为内容,在电台、电视台和各级报刊上发表稿件、图片、书画等作品。
1997年,以宣传松岭精神、提高经济效益为主题,在地区以上报刊和宣传媒体发表新闻稿件499篇,图片32幅,理论文章22篇。在松岭广播、电视播发新闻稿件347篇。
1999年,以宣传大兴安岭开发建设35周年成就为主题,在地区以上报刊和宣传媒体发表新闻稿件500余篇,图片50幅,理论文章34篇,在松岭广播、电视播发新闻稿件380篇。
2000年,以宣传经济发展中的新经验、开展净化环境、美化家园、倡导文明新风为主题,在地区以上报刊和宣传媒体发表新闻稿件370篇,图片60幅,理论文章20余篇。在松岭广播、电视播发新闻稿件400余篇。
2001年,以党的十五届五中、六中全会和江泽民“七一”讲话为指导思想,围绕弘扬大兴安岭精神、松岭精神重点开展宣传。在地区以上新闻单位发稿700余篇,图片30余幅,理论文章27篇。
2002年,以贯彻落实“十六大”精神为主题,成立贯彻落实“十六大”精神专题报道组。在地区以上新闻单位发表稿件400余篇,图片32幅,理论文章30余篇。
2003年,以学习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主题,按照松岭区发展的总体思路,重点宣传产业结构调整,多种经营、招商引资、特色种植养殖等项工作,在地区以上新闻单位发稿500余篇,图片60余幅,理论文章40余篇。
2005年,围绕先进性教育、招商引资、特色种植养殖、社区建设等工作,在地级新闻单位发稿500篇,在省级新闻单位发稿5篇。在松岭广播、电视播发新闻稿件600余篇。
三、精神文明建设
1981年,中共中央宣传部等部门联合下发《关于开展文明礼貌月活动的通知》,松岭区成立“五讲四美”活动委员会,下设办公室;办公室主任由区委副书记兼任,副主任由区委宣传部部长兼任,配备专职工作人员1人。将每年3月定为全区文明礼貌活动月。“五讲四美”活动委员会及其办公室,负责区内开展“五讲四美”活动的组织发动、活动主要内容,检查评比、表彰奖励及活动的计划、措施等日常工作。
1982年3月,松岭区以治理环境脏、乱、差为重点,开展第一个文明礼貌月活动,清垃圾、除冰包、不乱扔乱倒废物。在区内服务窗口开展优质服务、优良秩序、优美环境的竞赛评比活动;在思想意识形态领域掀起学习雷锋、蒋筑英、罗健夫、张海迪等先进人物和事迹的热潮;对青少年重点进行正确的理想、前途教育;对职工进行主人翁思想教育、职业道德教育和奉公守法遵守劳动纪律教育;对广大群众进行新思想、新风尚、新道德教育。围绕精神文明建设举办学习班28期、举办专题讨论会16场(次)、举办专题广播293次,成立学习组13个,出板报149期。
1983年,区“五讲四美”活动委员会及其办公室更名为“五讲四美三热爱”活动委员会及其办公室。
1984年,开展第三个文明礼貌月活动,加强治理脏、乱、差的力度,小扬气镇出动汽车、马车、手推车等运输工具394台(次),参加活动2120人,清理垃圾2320吨,引建公路6千米,修筑松岭大街水泥板路1.4千米,镇卫生环境和行路难状况有很大改善。
1986年7月,召开第二次松岭区精神文明建设表彰大会,评出17个文明单位标兵、16个先进个人标兵和385名先进个人。小扬气镇在黑龙江省精神文明建设百镇评比活动中,名列第19名。同年,区政府投资50万元在小扬气火车站的站前广场中央建东北抗日联军烈士纪念碑。
1987年,印发《松岭区1987年精神文明建设实施方案》;举办全区13个代表队参加精神文明建设知识竞赛专题演讲会1次、先进人物故事会31场(次);修建假山景观点2座、凉亭5个。7月,撤销区“五讲四美三热爱”活动委员会及其办公室,组建区精神文明建设活动委员会及其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区委宣传部,办公室主任由区委宣传部副部长兼任。
1988年,在职工和青少年中开展“有理想、有道德、有知识、有纪律”的“四有”教育活动;在服务窗口举办“职业道德、职业责任、职业理想、职业技能”和“优质服务、优美环境、优异成绩”的“四职三优”百日竞赛活动;在社会上进行“破陈规陋习、树文明新风”“四提倡四反对”“刹三股歪风”活动。全区有6条战线、41个单位、170个班组共870人参加“四职三优”活动,涌现和评比出场(厂)级先进集体8个、先进个人21人。同年,全区雷锋小组682个,5位孤寡老人靠学雷锋小组照顾生活;有的学雷锋小组坚持照顾孤寡老人达5年之久。
1989年,开展“说文明话、做文明事、当文明人”活动。7月1日,开展以歌颂党、歌颂祖国、歌颂社会主义为主题的群众性歌咏活动;10月1日,国庆节期间,开展《松岭改革10年》摄影作品展、灯展、书画作品展、板报展、文艺会演、舞会以及环城赛跑等多项文化体育的娱乐活动。
1990~1997年,开展群众性的文明城镇创建活动。在职工中进行职业道德教育;在妇女中进行“四自”(自尊、自爱、自重、自强)教育;在青少年中进行“学雷锋、学赖宁”争做“四有”新人教育与活动;在群众中开展“四提倡四反对”(提倡相信科学、反对封建迷信,提倡合理消费、反对大操大办,提倡自尊自强、反对不讲道德,提倡健康文化娱乐、反对酗酒赌博斗殴)活动和教育;在单位门前和临街居民中开展“六包”(包卫生、包绿化、包无杂物堆积、包不乱倒脏水不乱扔脏物、包障子不残破、包环境绿化美化设施不损坏)活动。找时机挤资金修建道路、桥涵、花坛、景观山水与凉亭以及植树绿化美化环境,镇容镇貌极大改观。
1999年,以“净起来、绿起来、亮起来、美起来”为主题,以摊前1个桶(垃圾桶)、街旁1个箱(垃圾箱)、楼道1盏灯(照明灯)等为内容,开展精神文明建设工作。
2000年,开展“净化环境,美化家园,倡导文明新风”活动,制订下发“净、美、倡”活动方案和考评办法。年底综合评比中,前两名的单位分别给予2万元和1万元资金奖励,倒数第一名、第二名的单位分别给以1万元和8000元的资金处罚。重新明确“门前三包”责任制。组织开展在中小学生中“走向新世纪,中华读书”活动和“五好”(在企业当好职工、在机关当好干部、在社会当好公民、在家庭当好成员、在学校当好学生)竞赛活动、“四岗”(忠于岗位职责、讲究岗位道德、遵守岗位纪律、立志岗位成就)教育活动。同年,以小扬气镇为重点、以点推动全面进行文明城镇创建工作。在小扬气镇设立永久性标语牌197块;组织4次较大规模和范围的义务劳动6次环境卫生大会战,先后出动车辆7000余台(次),清除垃圾6800余吨,清理非法广告招牌357块(处)、平整街道障碍27处;对松岭大街两侧,规范牌匾、旗幌等的规格和摆放位置,对加漠公路两侧的宣传标语牌、排水沟、板障子进行统一规范;街巷、庭院、门前种花植树,全年种植花木10.31万余株。
2001年,开展“形象年”活动,制订《松岭区“形象年”活动实施方案》,以“树立新形象从我做起”为主题,以“说好每一句话、办好每一件事、接好每个电话、接待好每个人、干好每一天工作”为具体内容开展文明创建活动。在窗口服务单位开展“创建文明形象,争当岗位明星”活动,在街道居民中开展示范户、“十星级文明户”文明评选活动,在学生中开展“小手牵大手共向文明走”活动。同年,开展“拆墙透绿、辟园建绿、庭院布绿”等系列活动,拆除松岭大街两侧栅栏、围墙等2600延长米,栽植绿篱3950延长米,绿化树木45816株,建公益广告标语20条(块)、街头雕塑50余处,建绿化示范小区8000平方米和“绿寿景观”“松花梅景观”“铁扫帚景观”“万寿菊景观”4个“景观一条街”。
2002年,开展“绿色、诚信、开放、繁荣、文明”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在净化、绿化、美化、亮化上下功夫,义务植树4.5万多株,建草坪1.8万多平方米,种植绿麦带3万延长米,庭院栽花10万株、摆花1.25万盆;建夜景灯光隧道500米,各镇(场)主要街道安装霓虹灯饰或照明灯。沿街植绿,庭院路旁布绿,一处一景、一街一貌。
2003年,制订《松岭区关于开展“万千百绿色行动”的实施方案》。在加漠公路两侧共16千米栽植树木1.3万株,裸露地段栽植草坪2.5万余平方米;小扬气镇内植树栽花8.4万余株,摆放花盆6000盆,种植花草、绿麦带1万延长米,草坪2万平方米。开展“三个延伸”(把文化建设向楼道延伸,建设绿色楼道;把生态文化建设向镇外公路延伸,建设文化长廊;把文明新风向居民中心延伸,建设绿色家庭)活动,疏通巷道92条、建9个文化大院和9处室外活动广场及开展冰雪文化、“改陋习、树新风、塑形象”活动。
2004年,以“软件抓育人,硬件抓环境,全面上水平,树立新形象”为指导思想开展活动。小扬气镇松鹤社区开展的“五老育新人”活动被地区立为示范点,社区被黑龙江省确定为思想政治工作示范点。开展“十项道德实践”主题教育活动,在机关中开展“五个一”和星级科室活动;在职工中开展“岗位之星”活动;在团员青年中开展“五讲五做”和青年志愿者活动;在社区开展“美在社区”活动;在妇女中开展“五好文明家庭”创建活动;在中小学生中开展“小手拉大手共向文明走”活动;在出租车行业中开展“松岭文明使者”竞赛活动;在个体私营企业中开展“道德进千店,诚信铸辉煌”活动;在全社会开展“争做文明公民”活动。活动中,编印《松岭区公民道德建设手册》5000本,以“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为内容举办学习班42期,培训骨干2617人次。同年,提倡和普及使用“十字”日常文明用语;实施“增美添绿”工程。
2005年,开展以“我是松岭人,我爱松岭”为主题的系列教育活动,印发《2005年松岭区精神文明创建工作方案》《2005年精神文明考核评比方案》《松岭区环境卫生治理的紧急通知》和《在全区行业窗口单位开展“共铸诚信、擦亮松岭窗口”活动的方案》。采取集中整治与日常管理相结合、日常管理与长效保洁相结合方式,加强精神文明由建设向管理的逐步延伸。投资60万元在三镇(小气扬气镇、古源镇、劲松镇)两场(大扬气林场、新天林场)修建完善老年活动中心,投资120万元绿化美化主要街道两侧,投资70万元对爱民路的路灯进行改造;对公路、铁路两侧100米内的423座墓地进行动员并迁移。在系列教育活动和综合整治过程中,开展绿化、美化、香化、亮化工程。出动车辆2541台(次),清理垃圾27090吨;拆除主要道路沿线影响美观的厕所145座、板障子或围栏22750延长米、清理柈子5380跑米;拆除影响市容镇貌的私接滥建房屋9770平方米;清理乱贴乱画3010处、不规范牌匾98块;在各镇(场)主街植树5000多株,在小扬气镇松岭大街两侧修铺2.93万平方米草坪(皮)、栽植鲜花15.3万株、摆放盆花1.75万余盆;开展群众性冰雪文化、露天舞会与秧歌队、电影周、文艺演出等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