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节 社会福利
第九节 社会福利
一、老年人工作
2004年3月,民政局开始管理老龄工作。老龄工作服务对象是60周岁以上的老年人,主要是宣传《老年权益保障法》,维护和保障老年人的合法权益不受侵害。为老年人提供各种必要的服务,开展各种有益于老年人身心健康的文娱活动,实现老有所乐、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为。
2005年,在老干部局设有棋牌室1个,台球室1个,学习活动室1个,输液室1个,图书阅览室1个,办公室4个。设施有保健按摩椅4张,家庭影院1套,台球桌1个,健身车2辆,门球场1个,为老年人提供休闲娱乐和文体活动的场地与器材。
二、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
2002年,松岭区开始开展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简称低保)工作,低保对象2952人,人均补差58.4元。
2003年,低保对象3139人,从12月份人均补差57.56元,年发放金额18.32万元。
2004年,低保对象3821人,全年发放低保金231.6万元。
2005年,低保对象4043人,全年发放低保金277.32万元。
三、福利事业
1987年,松岭区社会福利都是民间自发进行的,没有专门的组织。
1988年,由民政科筹划成立松岭区社会福利企业,安置有劳动能力的残疾人就业。
1989年,全区建起福利厂3家,饮料加工、饮食服务企业3家,安置50名残疾人就业。
1991年,全区福利厂5家,安置有劳动能力的残疾人98人,福利厂以加工板方材及林木制品为主,兼营一些服务性的行业。新天福利厂种植木耳段2000段,饲养生猪23头和豆腐加工等,按照残疾人的生理特点,安排适当的工作。同年,全区福利厂年总产值达85.1万元。
1992年,全区福利厂安置残疾人就业110人,年产值140万元。
1993年,全区福利事业有较快的发展,并且享受到国家优惠政策,生产的产品从单一的小材小料加工向多产品结构转化,主要产品有桦木笔杆、宝丽板、木珠、家具等,兼营一些服务行业和养殖业。全区福利厂年总产值287万元,利税47万元,安排残疾人就业128人。
1994年,全区福利厂安排残疾人就业136人,年产值237万元,利税40万元。
1995年,全区福利厂安置残疾人就业196人,年产值240万元,利税50.2万元。
1996年,全区福利厂安置残疾人就业194人,年产值288万元,利税28.66万元。
1997年,全区福利厂解体。
2001年10月~2005年,建立5个福利彩票投注站,累计销售彩票466.9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