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第三节 路风监督

第三节 路风监督


  1988年,路局和局政治部联合下发《哈尔滨铁路局路风监察暂行条例》,决定在全局建立一支专职的路风监察队伍。《暂行条例》颁布后,各分局和二级机构先后组建路风办事机构,配属专职路风监察人员共49人。
  1989~1990年,全局开展“路风大检查”“优质服务月”“我为路风添光彩”等活动。以车以票谋私、盗窃运输物资等问题得到遏制,服务质量有所提高。全局严重路风事件由上年的6件减至4件,下降33.3%;一般路风事件由上年的58件减至45件,下降22.4%;省级以上新闻单位批评由上年的38件减至10件,下降73.6%。全年共发生严重路风事件4件。
  1992年,哈尔滨铁路局职代会通过“率先建成路风放心局”的提案,把创建路风放心局工作作为全年路风建设工作的中心,制订《哈尔滨铁路局创建路风放心局总体方案》和《哈尔滨铁路局1992年创建路风放心局方针目标实施方案》,对创建工作做出全面部署。3月,路局在肇东召开由各业务系统领导和各分局及主要窗口单位领导参加的创建路风放心局工作研讨会。各分局、各单位根据路局的总体要求,分层制定创建规划,扎扎实实地抓调研论证、制订方案、宣传发动、检查推进、全面创建5个环节。路局集中组织三次考察指导,在思想发动阶段着重抓强化各级干部职工的创建意识,同时选准创建载体,深入指导开展创建放心单位、放心车间、放心班组和职工星级评定工作。各窗口单位把星级服务作为创建路风放心单位的基础,坚持趟(班)考核、月累计、季评定,同经济利益挂钩。全年,共发生2件严重路风事件,比上年减少50%,发生一般路风事件11件,比上年减少74%;路局和各分局从社会各界聘请经常接触铁路、热心路风建设的人士组成百名特邀路风监督队伍,与他们建立密切的联系,定期走访,主动征求意见。省级以上报刊表扬217件,比上年增加4.5%,杜绝中央级新闻单位的批评。开展星级服务评定活动,客运、货运、车辆、公安、给水部门114个单位24种职名计32664名职工中,评定出星级职工23714人,占72.6%;3个集体、8名个人被树为全路路风建设先进集体标杆和先进个人标杆,7个集体、34名个人被评为全路路风建设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铁路局在连续三年保持省级文明系统的基础上,1992年被黑龙江省委、省政府首批命名为省级文明系统标兵称号。
  1993年,全局共发生严重路风事件1件、一般路风事件12件,分别比年初限定的目标值降低75%和52%。1994年,路局按照铁道部路风整顿第二阶段的总体要求,确定34个试点单位,开展“形象设计”活动。制定各工种岗位的形象标准并纳入日常考核,开展宗旨教育、职业道德、职业纪律教育,职工外在形象和内在素质普遍提高,为全局提供成功经验。5月,路局制订“形象设计”活动的总体方案,确定试点起步、逐步推进的工作思路,经过广泛学习、确定方案,具体指导、强力推进,总结经验、选树典型三个阶段推进。路局编写宣传教材,各分局、窗口单位复制太原会议的录像带,路局、分局确定34个试点单位,其中路局直接抓10个,突出抓住“一站一车一线”,即哈尔滨站、17/18次列车、哈长线双城堡车务段。对试点单位开展“敬业、爱岗、奉献”思想教育。各试点单位注重干部的形象设计,坚持以上带下,把勤政务实、廉洁奉公作为干部形象标准的主要内容,在学标、对标、达标中发挥表率作用,形成干群同塑好形象的可喜局面。11月中旬,路局召开车务系统现场观摩会,交流哈尔滨站、齐齐哈尔站、佳木斯站和双城堡车务段等试点单位的经验。
  1995年,路局管内各分局和窗口单位不断深化“形象设计”工作,坚持纠正以车以票谋私、乱加价、乱收费等问题。开展旅客、货主评站、评车、评货场活动;坚持站长接待日、列车长交接班接待旅客制度;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视察铁路;补充扩大各级路风监督员队伍;对旅客来信来访认真查处,典型问题在报纸、电视上曝光,在全局通报。省级以上新闻单位的批评比上年同期减少20件,降低6.1%。纠正行业不正之风和“四风”(反刁难、反拖拉、反梗阻、反勒卡)工作在全省专业会议上介绍经验,“形象设计”典型经验在全路交流。
  1996年,全局开展以诚心待客、热情服务,争当精神文明建设火车头为主要内容的站车优质服务活动。路局、分局和站段成立活动领导组和办公室,党政一把手亲自挂帅,制订开展活动方案,提出具体要求。全局组成112个宣传小分队,走访重点企业,召开旅客货主座谈会,广泛宣传这项活动的意义、目的,主动征求意见。路局组成检查组深入基层检查指导,对确定开展活动的重点10站10车和分局确定的20个重点窗口班组,有29名局级干部和87名处级干部进行包保,保证活动的有序推进。是年,全局开展“查百车、看百站、访千人”活动,加强春运、暑运中的路风监控,各级路风监控小分队始终不间断地活动在站车上,明查暗访。二季度,对“三项制度、四条纪律、五个不准”落实情况进行专项检查。10月,针对路风问题反映较多的七站两车,开展遏制路风问题反弹会战,通报路风问题30件。佳木斯、哈尔滨等分局对一些重点列车派机关干部进行全程监控,路局5次组成暗访小分队,采取重点解剖、区域监控、全面检查的方法,严肃查处路风问题。发出路风监察通知书22份,发出电报、通报10余份,对60多件路风问题进行严肃处理。
  1997年,开展路风整顿活动,狠杀以车以票谋私和乱收费、乱加价等不正之风,进一步规范企业和个人行为。全局窗口单位开展以“诚心待客、热情服务、争当精神文明的火车头”为内容的“十百千”站车文明服务活动、形象设计活动和服务承诺活动,促进全局客货服务水平的提高。
  2000年,路局管内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在强化路风日常监控的同时,加大面上和重点整顿,有效遏制路风问题的反弹。局共抽调138名路风专兼职干部组成44个路风监察小分队,对312趟列车、89个车站进行检查,查出以车以票谋私、私带无票旅客、乱收费乱罚款、野蛮待客、服务质量差、超量捎带等方面问题367个,发出电报3份,路风监察通知书114份。共有104名责任人被撤职、降级、记过、警告和受到经济处罚。全局路风投诉8件,比上年同期减少47件,下降57.3%,实现路局在全路路风排序“保八争九”工作目标。为落实部纪委关于“协助地方政府搞好行风评议”的要求,确保全局整体营销战略的有效实施,路局制订《开展“为经济建设服务,树立行业新风”最佳最差单位行风评议活动的实施方案》,成立专门办公室,局长在黑龙江电视台向社会各界做出改善服务的5项承诺。路局与各分局签订责任状。4个分局局长、12个地市所在地车站站长在当地媒体公开做出承诺,向社会各界表明铁路改善服务质量、争创最佳单位的决心。在全省“行风”总评中,铁路系统排位上升4位,取得历史最好成绩。
  2001年,路局以春运、“五一”等路风问题多发期为重点,抽调68人组成17个路风监控小分队,对管内104趟旅客列车及部分车站进行检查,查出以票谋私、私带无票旅客、“两乱”等5个方面问题,发出路风监察通知书89份,追补票款3.9万多元。暑运期间,抽调148人组成39个路风监察小分队,对管内311趟旅客列车、141个车站明查暗访,查处各类路风和服务质量方面问题362件,发出路风监察通知书120份,追补票款近20万元。是年,按照省委《关于2000年开展“为经济建设服务,树立行业新风”最佳最差评议》的统一部署,路局把开展“双评”活动作为“一把手工程”和“饭碗子工程”来抓,在“两乱”上重点治理,21次派出检查组和暗访组对牡丹江、佳木斯等分局的运输代理收费问题进行检查。各分局和运输窗口单位开展客运“上质量”、货运窗口“一条龙服务”活动,为旅客、货主提供优惠政策,办实事、做好事30800件,在全省25个参评单位中,突破年初路局制定在“上半年第20位的基础上再提高2个位次”的目标。按照局《关于2001年开展“为经济建设服务,树立行业新风”最佳最差单位评议活动的实施方案》要求,局、分局领导带队62次深入基层检查,对200余个客货运窗口单位和130对旅客列车进行重点检查;先后到13个地、市纪委和纠风办走访征求对铁路的意见12条,其中已解决8条。年末,在全省测评中,哈尔滨铁路局排在第9位,实现既定目标。
  2002年,路局加强路风建设和治理整顿以车以票谋私、乱收费、乱加价工作,杜绝严重以上路风事件。春节、“五一”“十一”期间,全局纪检监察系统先后抽调268名干部,组成67个检查组,检查列车463趟,车站168个,发现路风问题和服务质量问题469件,追补票款8.7万元,处理路风问题责任者及相关人员210人。旅客货主反映的问题立案调查62件,其中路局直接调查21件,查结21件。部转投诉34件,与上年同比减少38.1%,是铁道部规定路局路风问题全年控制数量61件的55.7%;局级以上路风投诉62件,与上年同比减少40.3%,其中以票谋私减少53%。
  2004年,哈尔滨铁路局针对以票谋私问题,组织近200名检查人员暗访列车1200多趟,发现并处理问题1100多件;针对以车谋私案件,成立专门领导组,组织60余名公安干警依法实施专项打击,共破获倒卖车皮、以车谋私案件7起,3次进行公开处理。全局立案查处路风问题70件,其中乱收费问题24件,以票谋私问题31件,以车谋私问题15件,全局自查自纠重大路风事件1件,一般路风事件5件,在全路路风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交流经验。
  2005年,全局路风工作始终坚持大力度监察监控和处理,根据易发生路风问题的规律和特点,确定运输旺季、节假日、凌晨、黄金周、春暑运5个重点时段,集中人力,昼夜24小时开展全天候监察监控活动,集中开展百日路风专项大检查活动和“假日凌晨看路风”活动。针对伪造品名、隐瞒货主真实身份、扰乱请车备货秩序的问题,实施请车备货实名制。试行在粮食运输中对请车和站内备货的货主实名登记制度,对每笔计划号批准总车数,备货时间、发货人、收货人、到站、品名等10个要素详细登记,及时解决运输中的主要矛盾。11月,针对社会群众对请车难、乘车难、购票难等问题的反映,局党委、路局领导及业务处室的负责人,走进黑龙江人民广播电台《行风热线》直播间,就铁路路风等热点问题现场与广大听众对话,倾听群众意见,解答咨询问题,接受社会监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