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九八五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一九八五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一九八六年三月四日)
一九八五年,全省人民在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的领导下,认真贯彻执行对内搞活经济,对外实行开放的方针和“两改两开,富国富民”的战略指导思想,以改革创新和开拓前进的精神,加快了经济体制改革的步伐,取得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新成就。据初步统计,全年社会总产值①为561亿元,比上年增长6.9%。其中工农业总产值为468亿元,比上年增长6.9%。国民收入为288.2亿元,比上年增长6.1%。在生产持续发展的基础上,市场繁荣活跃,财政收支平衡,人民生活继续改善,精神文明建设也有新的发展。据匡算,一九八五年全省国内生产总值②为334.9亿元,比上年增长6.5%。国民经济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社会总需求超过社会总供给,表现在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偏大,能源和交通运输紧张,主要原材料短缺,物价上涨幅度较大。
一、农 业
一九八五年,全省农村实行第二步改革,以合同订购取代农产品统购派购制度,因地制宜地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农业生产在灾多、灾重的情况下,仍然获得了较好收成,农村经济继续发展。全年农村社会总产值③为147.5亿元,比上年增长4.5%。其中农村工业、建筑业、运输业和商业产值增长51.4%,所占比重由上年的20.1%上升到29.2%。
农业总产值为116.2亿元,比上年下降4.5%。扣除村办工业产值为104.5亿元,比上年下降7.3%。在农业总产值中,林牧副渔业产值合计37.9亿元,比上年增长11.5%,所占比重由上年的28%上升到32.6%。
农作物种植结构有较大调整。粮食由于播种面积比上年减少208.1万亩,再加上遭受严重的自然灾害,总产量为1,400万吨,比上年减产二成,但仍是建国以来第七个高产年份。经济作物播种面积普遍增加,有些作物因灾减产。
主要农产品产量如下:
一九八五年
比上年增长%
粮食
1,400.0万吨
-20.3
其中:水稻
162.9万吨
31.4
小麦
376.8万吨
-1.5
玉米
411.8万吨
-35.9
大豆
313.6万吨
8.0
薯类
43.8万吨
-29.9
蔬菜
485.1万吨
-26.8
油料
28.35万吨
9.1
亚麻
14.76万吨
-20.8
甜菜
315.23万吨
-25.7
烤烟
6.94万吨
14.7
由于进一步落实林业政策,调动了群众植树造林的积极性。全省造林面积735.7万亩,超额235.7万亩完成了计划,主要林产品产量也有所增加。
畜牧业生产有了新发展。大牲畜年末存栏头数是一九八二年转降为升以来增长幅度最大的一年,猪牛肉、牛奶和禽蛋产量增加,生猪生产结束了连续六年下降的局面,年末存栏头数有了较大幅度增长,但由于“白灾”羊年末存栏只数有所减少。
主要畜产品产量和牲畜头数如下:
一九八五年
比上年增长%
猪牛羊肉产量
31.5万吨
2.3
其中:猪 肉
29.8万吨
2.4
牛 肉
1.0万吨
42.8
羊 肉
0.7万吨
-30.0
鲜蛋产量
20.55万吨
20.8
牛奶产量
42.96万吨
7.4
绵羊毛产量
7,565吨
-41.4
肉猪出栏头数
384万头
2.6
大牲畜年末头数
305.6万头
8.1
其中:奶 牛
25.8万头
25.9
猪年末头数
593.6万头
22.2
羊年末只数
229.7万头
-7.5
一九八五年水产品总产量6.6万吨.完成计划的126.9%,比上年增加20%。其中养殖产量3.8万吨,比上年增长31%。
农业机械拥有量继续增加。年末全省农业机械总动力达1,305.1万马力,比上年增长6.4%。大中型拖拉机9.2万台,与上年持平;小型及手扶拖拉机15.2万台,增长28.8%;载重汽车13,192辆,下降3%;排灌动力机械113.6万马力,增长6.1%;全年化肥(折纯)施用量42.1万吨,下降9.7%;农村用电量为14.4亿度,下降7.7%。
气象部门预测预报和科研水平进一步提高,为预防灾害做出了贡献。
目前我省农业生产结构仍不够合理,农业投资水平偏低,水利设施老化,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较弱。
二、工 业
一九八五年,全省工业体制改革稳步前进,广泛进行改组联合,企业活力进一步增强,生产稳定协调发展,经济效益有所改善。全年工业总产值为351.8亿元,比上年增长11.3%。包括村办工业产值为363.5亿元,比上年增长11.9%。在工业总产值中,全民所有制工业增长9.4%,集体所有制工业增长20.3%,个体工业增长33.6%,其它经济类型工业增长57.1%。在列入年度计划的69种主要工业产品中,完成和超额完成计划的有45种,占65.2%,比上年增长的有43种,占62.3%。
轻工业适应市场需要,大力开发新产品,生产持续稳定发展。全年轻工业产值117.4亿元,比上年增长9.3%。中高档和名牌优质产品大幅度增长,对稳定市场起了重要作用。但市场紧俏商品仍不能适应消费者日益增长的需求。
主要轻工业产品产量如下:
一九八五年
比上年增长%
棉 花
20,634万米
-5.9
化学纤维
42,179吨
26.4
呢 绒
623.7万米
64.3
亚麻布
2,599.5万米
28.1
食 糖
42.85万吨
-17.0
乳制品
4.54万吨
22.O
啤 酒
36.42万吨
23.0
卷 烟
42.12万箱
34.7
机制纸及纸板
44.86万吨
12.9
自行车
9.35万辆
-44.4
手 表
50.2万只
21.8
电视机
20.56万部
55.6
其中:彩色电视机 9.72万部
4.1倍
录音机
5.29万部
3.6
照像机
10,003架
25.0
家用洗衣机
20.08万台
49.4
合成洗涤剂
16,603吨
23.7
塑料制品
6.26万吨
9.6
化学医药
2,122吨
-9.5
重工业扩大服务领域,积极为农业、轻工业、能源和交通运输以及老企业的技术改造提供原材料和技术装备,发展速度加快。全年重工业产值达234.4亿元,比上年增长12.3%。一次能源产量(折标准煤)为12,607万吨,比上年增长4.3%。原煤产量突破6,000万吨大关,跃居全国第三位。但电力和原材料供应仍较紧张。
主要重工业产品产量如下:
一九八五年
比上年增长%
原 煤
6,105.9万吨
6.8
原 油
5,528.9万吨
3.2
发电量
186.5亿度
6.3
生 铁
27.52万吨
8.0
钢
76.76万吨
10.8
钢 材
62.52万吨
9.4
铝 材
4.7万吨
14.4
硫 酸
2.81万吨
-78.0
烧 碱
4.22万吨
3.4
合成氨
47.17万吨
-4.0
农用化肥
33.89万吨
-9.9
化学农药
1.332吨
-69.5
轮胎外胎
106.8万条
6.4
发电设备
126.6万千瓦
33.9
机 床
2,965台
26.6
工业锅炉
5,262蒸发量吨
11.8
拖拉机
400台
-58.3
小型拖拉机
37,967台
1.4倍
货 车
7,597辆
12.3
木 材
1,647.7万立方米
-1.2
水 泥
410.3万吨
12.5
平板玻璃
185.3万标箱
-10.O
列入计划考核的主要工业产品质量有明显提高。在全国质量评比中,我省有6种产品获得金牌,有36种产品获得银牌,是获得金银牌总数最多的一年;有112种产品获得部优质奖。在全省质量评比中,有467项产品被评为省优质产品,有67项被评为省优质食品,有22项获得工艺美术百花奖。全省工业产品质量稳定提高率达87.3%,优质品率达15.8%,比上年提高4.2%。全国开发的新产品2,310种,创造产值5.43亿元,新增利税1.1亿元。
加强了横向经济联系。我省已与全国28个省、市、自治区和300多个地、市、县建立了经济技术协作关系,签订经济和技术协议2,200多项,引进资金7亿多元,组成经济联合体650多个,为我省经济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经济效益进一步提高。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全员劳动生产率12,424元,比上年提高5.9%,71项燃料、原材料消耗指标比上年降低或持平的有44项,占62%。万元产值耗能由上年的9.02吨下降到8.39吨,耗钢材由0.424吨下降到0.397吨。地方预算内工业企业总产值比上年增长11.0%,销售收入增长2.2%,实现利税增长16%,上缴利税增长9.2%,流动资金周转天数为162天,比上年缩短1天。亏损企业亏损面比上年缩小2.9%。但可比产品成本上升5.6%,企业亏损额增长2.8%,经济效益差的状况没有根本扭转。
三、固定资产投资和建筑业
一九八五年重点建设和企业更新改造有所加强,基本建设和建筑业管理体制改革有了新的进展。全省城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06.4亿元,比上年增加19亿元,增长21.7%。其中,全民所有制单位固定资产投资87.3亿元,比上年增长19.8%,其中中央投资59.7亿元,占68.4%;城乡集体所有制单位固定资产投资3.9亿元,增长11.4%;城乡个人投资15.2亿元,增长38.2%。
在全民所有制固定资产投资中,基本建设投资46.7亿元,比上年增长21.9%。重点建设继续得到加强。基本建设投资中,能源工业投资完成12.5亿元,比上年增长30.2%;交通邮电投资完成4.3亿元,增长70.8%。全省45个重点建设项目完成投资19.6亿元,为年计划的96.6%。一九八五年施工的基本建设项目3,097项,竣工项目1,781项,竣工率为57.5%。国家计划要求全部投产的牡丹江二电厂和9个单项投产的大中型项目,已全部按期或提前建成,交付使用。
现有企业的更新改造进展加快。一九八五年,更新改造措施投资完成14.9亿元,比上年增加3亿元。增长25.2%。全省施工的更新改造措施项目2,200个,全部建成投产1,403个,对老企业的技术进步起到了重要作用。
一九八五年,油田维护及森林、矿山开拓延伸等其他投资25.7亿元,比上年增长13.2%。
全民所有制单位全年房屋竣工面积960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9.6%,竣工率为68.3%,比上年提高4.1%。全年新增生产能力主要有:石油开采508万吨,煤炭开采304万吨,发电机组容量11万千瓦,木材采运21万立方米,水泥45万吨,平板玻璃35万标箱,轮胎5万套,机制纸9,015吨,毛纺锭240锭,啤酒6.14万吨,市内电话交换机16,500门,铁路复线46.7公里。
一九八五年国营建筑企业施工的9,044个工程中,已有7,077个工程实行了各种形式的承包责任制,承包施工面积671万平方米,占全部施工面积的95.3%。城镇集体所有制建筑企业大部分也实行了承包责任制。改革促进了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一九八五年,全民建筑业完成产值23.2亿元,比上年增长13.7%,全员劳动生产率达7,138元,比上年提高11.2%。
四、交通和邮电业
交通运输部门通过改革和挖潜,运输能力不断提高。一九八五年各种运输工具共完成货物运输量18,506万吨,完成计划103.1%,比上年增长1.9%。其中,铁路货运量11,341万吨,增长5.7%;公路货运量2,354万吨,下降16.9%;内河货运量303万吨,增长7.8%;民航货运量2,535吨,增长58%;输油管道运输量4,508万吨,增长4.4%。
各种运输工具共完成旅客运输量20,273万人次,完成计划105.8%,比上年下降1.4%。其中,铁路旅客运输量11,625万人次,下降4%;公路旅客运输量8,562万人次,增长2.4%;内河旅客运输量76.7万人次,增长14.9%;民航旅客运输量9.2万人次,增长46.3%。
邮电通讯有较大发展。一九八五年邮电业务总量为10,051万元,完成计划108%,比上年增长12.1%,其中信函增长11.3%,报刊发行增长10.3%,电报增长21.6%,长途电话增长16.4%。年底市内电话户数达10.47万户,增长17.7%。
交通邮电部门积极开展优质服务,提高了经济效益。全省铁路货运机车平均日产量66.4万吨公里,比上年增长2.5%。水运企业实现利润1,240万元,比上年增长17.9%。但当前铁路运输和邮电通信能力,仍不能适应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
五、省内商业和物资供销
商品流通渠道日益畅通,城乡市场繁荣活跃。一九八五年,国营商业部门收购商品总额144.8亿元,比上年增长13.7%。社会商品零售总额172.6亿元,比上年增长19.1%,扣除零售物价上升因素,实际增长6.6%。在社会商品零售总额中,消费品零售额增长18.5%,农业生产资料零售额增长8.2%。主要消费品的社会零售量同上年比较:粮食增长12.8%,食用植物油增长13.7%,猪肉零售量略有下降,但牛羊肉、鲜蛋、水产品零售量增加;其他商品中,食糖增长11.9%,卷烟增长35.0%,各种酒增长1.0%,纯棉布增长12.1%,化纤布增长30%,呢绒增长32.7%,绸缎增长15.7%,针织内衣裤增长5.4%,手表增长18.9%,洗衣机增长5%,电风扇增长90%,电视机增长35%,录音机增长1.1倍,电冰箱增长5倍。许多名牌高档商品仍满足不了消费者的需求。
开放式的流通体制,促进了各种经济形式零售额的增长。一九八五年全民所有制经济商品零售额87.1亿元,比上年增长10.3%;集体所有制经济商品零售额57.4亿元,比上年增长16.4%;个体经济商品售额18.7亿元,增长75.2%;农民对非农业居民商品零售额9.4亿元,增长63.4%。城乡集市贸易更加活跃。全省集市网点由上年的1,132处增加到1,345处,集市贸易成交额达13.1亿元,比上年增长61.7%。
商业体制改革深入进行。小型国营零售商业、饮食业和服务业已放开经营的有3,651个,占应放开企业的99.3%。省商业二级批发站的下放,多类型、多层次贸易中心的建立,减少了批发环节,打破了城乡分割、地区分割的局面,使流通渠道更加畅通。
商业部门的经济效益有所提高。一九八五年商业局、供销社系统商品纯销售额比上年增长6.5%,实现利润增长64.6%。
一九八五年我省物价改革起步顺利,推动了商品生产的发展,活跃了城乡市场,但市场物价上升幅度较大。全年农副产品收购价格总指数比上年平均上升4.7%,社会零售物价总指数比上年平均上升11.7%。其中,因调整和放开农副产品等商品零售价格影响零售物价总水平上升7.2%,其他因素影响零售物价总水平上升4.5%。分城乡看,城镇零售价格总指数平均上升12%,农村上升10%。分商品看,副食品类价格上升21.4%,是近几年来上升幅度最高的,其中,鲜菜价格上升37.5%,肉禽蛋上升22.9%,水产品上升28%,鲜果上升36.4%;粮食类价格比上年上升5.2%;医药类上升5.9%;日用品类上升6.2%;书报杂志类上升24.3%;农业生产资料类上升6.7%。衣着、燃料、文化娱乐用品类零售价格也有所上升。全年职工生活费用价格指数比上年上升11.9%,其中消费品价格上升11.7%,服务项目价格上升10.6%。农民生活费用价格指数比上年上升11%。
一九八五年生产资料市场购销两旺。全省物资部门物资购进额比上年增长20.8%,销售额增长18.0%。煤炭供应量增长4.4%,钢材增长10.8%,水泥增长17.5%。流通费用率为13.35%,比上年下降6.8%,流动资金周转天数为51天,比上年缩短3天。但是有些生产资料的供货合同完成不够好。
六、对外经济和旅游业
进出口贸易大幅度增长。一九八五年外贸出口商品收购总额39.5亿元,比上年增长31.9%。进出口总额5.06亿美元,比上年增长31.3%,其中,出口总额4.13亿美元,增长21.6%;进口总额9,327万美元,增长1.03倍。对苏联边境贸易取得新进展,全年进出口总额3,256万瑞士法郎,比上年增长16.6%。在春季广交会上和八月份哈尔滨出口商品洽谈会上成交的贸易额都创历史最高水平。
旅游业进一步发展。全年共接待来我省旅游、参观、探亲、访问及从事经济、科技、文化交流活动的外国人、华侨和港澳同胞36,476人,比上年增长25.1%。其中接待外国人16,378人,比上年增长47.1%;接待华侨和港澳同胞20,098人,比上年增长11.5%。
七、财政和金融
据初步统计,一九八五年全省地方财政收入37.5亿元,比预算超收3.4亿元,比上年增长10.3%。支出44.6亿元,比上年增长7%。如果收入中加上中央财政专项补助9.3亿元,支出中扣除上年结转,我省地方财政除应上解中央3.3亿元外,还略有结余。
一九八五年末,全省银行各种贷款余额比年初增长12.2%,各种存款余额比年初增长18.1%。年末市场货币流通量初步统计为50亿元,比年初增长19%,银行现金收支相抵,货币净投放13.42亿元,比上年减少21.3%。
八、科技、文教、卫生和体育
科学技术在改革中前进,为经济建设作出了新贡献。一九八五年,全省共取得各种科技成果452项,其中达到或接近国际水平的16项,达到国家水平的106项,填补省内空白的47项。全年共受理国内外专利申请362件,已有许多科技成果在生产中推广应用,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科技队伍继续壮大,一九八五年末全省有各类专业技术人员54.12万人,比上年增加1.72万人,增长3.3%。许多科研机构积极开展咨询服务活动,为经济决策提供了许多有价值的建议。
教育体制改革促进了教育事业持续发展,在为四化培养合格人才方面做出了新贡献。一九八五年全省共招收研究生1,926人,比上年增长1倍;在学研究生3,572人,比上年增长60.6%;有513人被授予硕士学位。普通高等学校改革了招生计划和分配制度,共计招收本、专科学生2.47万人,比上年增长30.3%;在校学生6.59万人,比上年增长23.8%;毕业生1.18万人,比上年增长8.2%。各类成人高等学校招收学生3.68万人,比上年下降18.7%;在校学生达9.02万人,比上年下降19.9%。
中等教育继续进行结构改革。一九八五年,中等专业学校招生2.47万人,比上年增长13.8%;在校学生5.97万人,比上年增长14.8%。普通中学在校学生201.78万人,比上年下降1.8%。职业、农业中学在校学生14.12万人,比上年增长6.5%。成人中等教育在校学生30.34万人,比上年下降12.4%。
普及小学和学龄前儿童教育有新的进展。全省小学在校学生达467.79万人,学龄儿童入学率达到97.7%。全省有幼儿园3,216所,在园儿童49.61万人,比上年增加7.47万人。
文化、新闻、出版、广播和电影、电视等事业在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方面做出了积极贡献。一九八五年全省生产电影故事片1部,摄制电视剧24部,制作广播剧46部,其中获奖作品10部。年末全省共有各类电影放映单位8,969个,共放映84万场次;艺术表演团体122个,共演出2.53万场次;群众艺术馆、文化馆、文化站1,395个;公共图书馆90个;博物馆14个。全省共有广播电台12座,广播发射台和转播台42座,电台全年节目制作12,437小时,电视台23座,电视转播台和差转台388座,其中1千瓦以上电视发射台和转播台75座,电视节目制作3,669小时。全年报纸发行90,598万份,各类杂志发行11,570万册,出版图书16,548万册。
卫生保健事业继续发展。一九八五年全省共有专业卫生技术人员14.95万人,其中医生(含中、西医师)5.5万人,护师、护士3万人。城乡医院病床达到9.6万张,比上年增长1.1%。爱国卫生运动、防治地方疾病和妇幼保健工作得到了加强,防病治病的水平有较大提高。
体育事业取得可喜的成果。在国内外比赛中共获金牌100枚,银牌94枚,铜牌65枚,破11项全国纪录。全年举办县以上运动会5,927次,参加人数158.9万人,又有214.6万人达到《国家体育锻炼标准》。群众性体育活动广泛开展,人民体质有所增强。
九、人民生活
城镇人民生活继续改善,农民收入因受灾有所下降。据初步统计,全省农村人均纯收入为365.81元(包括从农业生产中得到的收入273.68元,从农村工业、运输、建筑、商业、饮食业、服务业等方面得到的收入68.13元,其他非借贷性收入24元)比上年下降12.1%。据对城市居民抽样调查,一九八五年城市居民平均每人可用于生活费的收入为705.82元,比上年增长28.4%,平均每人生活费支出为667.11元,比上年增长29.1%。扣除居民生活费用价格指数上升因素,收入实际增长14.1%;支出实际增长14.7%。
一九八五年全省共安置城镇待业人员21.3万人。年末全省职工人数767.2万人,比上年末增加25.2万人,城镇个体劳动者29.4万人,比上年增加7.1万人。全年职工工资总额82.6亿元,比上年增长17.6%。职工平均工资由上年的967元增加到1.105元,提高14.3%,扣除物价上涨因素,实际工资提高2.2%。
一九八五年末,全省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70.13亿元,比年初增加16.79亿元,增长31.5%。其中,城镇居民储蓄存款余额57.38亿元,增长33.6%;农村居民储蓄存款余额12.75亿元,增长22.8%。
城乡人民居住条件进一步改善。一九八五年国家用于职工住宅建设的投资11.9亿元,比上年增长40%,建成住宅432.4万平方米,有十多万户居民搬进了新居。农民个人新建住房约961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23%。
社会抚养事业有所发展。一九八五年全省由农村集体经济供养的孤、老、残、幼达4.6万人,农村集体办敬老院814个,共收养1.9万人。城镇举办的社会福利院、儿童福利院等达18个,收养儿童3,281人。
社会治安工作有所加强。一九八五年全省刑事案件发案20,905件,比上年上升1%,其中,一般案件下降,重大和特大案件有所上升。公安部门严历打击刑事犯罪活动,刑事破案率比上年有所提高。
十、人 口
据人口变动抽样调查,一九八五年全省人口出生率为15.04‰,比上年上升0.60‰;死亡率为4.76‰,比上年上升0.09‰,人口自然增长率由上年的9.77‰上升为10.28‰。按抽样调查资料推算,一九八五年末全省总人口为3,357万人,比上年增加26万人,增长0.78%。
注:本公报各项数字足年度的初步统汁。公报所列社会总产值、工农业总产值是按1980年不变价格计算的,国民收入、国内生产总值是按当年价格计算的,比上年增长速度是按可比价格计算的。
①社会总产值是农业、工业、建筑业、交通运输业、商业(包括物资供销业和饮食业)总产值之和。国民收入是上述五个物质生产部门净产值之和。
②国内生产总值是指本行政区内物质生产部门和非物质生产部门提供社会最终使用的产品和劳务的价值;不包括中间消耗的产品和劳务的价值。
③农村社会总产值包括全部农业总产值,以及农村集体和个体的工业、建筑业、交通运输业和商业总产值。
④职工工资总额包括发给职工个人的物价补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