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工作为决策服务有新突破
1985年各级统计部门提出的统计分析报告,不仅数量增多,质量也有所提高,主要表现是提高分析研究的针对性,注意分析研究的时效性,改进分析研究的方法,扩大分析研究的领域。有些分析报告在各级领导决策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分析研究的内容大致涉及五个方面。一是围绕制定全省经济、社会发展战略规划,完成了两项研究课题:《黑龙江省的基本省情和经济发展的战略思想》;《黑龙江省宏观经济模型的建立及对到本世纪末经济发展的预测》。这两篇资料,运用大量的统计数据,说明了黑龙江省的资源优势和经济优势,以及在全国的战略地位和作用,对黑龙江省三十多年来经济、社会面貌的巨大变化、经济发展中的薄弱环节和主要经验教训,作了比较全面的阐述;从历史发展趋势和各部门经济联系的现状出发,运用数学方法和电子计算机,对到本世纪末经济发展的规模、速度和比例进行了多方案预测,对《黑龙江省经济发展战略》的形成提拱了重要依据。二是围绕宏观控制,对固定资产投资规模、资金来源、使用方向和投资效果进行了分析,对社会商品购买力与商品可供量的平衡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了控制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和消费基金过快增长的建议。三是围绕经济体制改革,对开放、搞活的问题进行了一些专题调查。主要有搞活大中型企业,小企业放开经营的效果,不同经济形式和经营方式商业经济效益的对比,技术引进对我省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物价改革对人民生活的影响,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农村专业户和新经济联合体的发展等,从不同的角度和侧面,反映了经济体制改革的进展情况、取得的效果和存在的问题。四是提出一批反映“六五”成就的分析资料,在总结“六五”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提出“七五”时期应当注意解决的问题的建议。五是围绕年度计划进行进度统计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