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初见成效
1985年,全省农村畜牧业、渔业、副业、乡镇工业都有较快发展,农业产值构成发生可喜变化:
一、在种植业内部,调整了粮食和经济作物的比例,经济作物比重由上年的15%,上升到18%。在粮食作物内部增加了小麦、大豆、水稻面积,压缩了玉米、高粱和杂粮面积,虽然整个粮食作物面积有所减少,粮食总产量仍达到286亿斤。
二、在畜牧业生产上,重点发展了奶牛和禽类生产。奶牛存栏25.8万头,比上年增长25.8%,牛奶产量859万担,增长7.4%;家禽年末存栏5,943万只,比上年增长51.8%,鲜蛋产量410.9万担,增长20.8%;黄牛存栏145.9万头,增长11.8%,牛肉产量1万吨,增长42.8%;生猪年末存栏589.5万头,比上年增长10.7%,猪肉产量29.8万吨,比上年增长2.4%。畜牧业总产值15.55亿元,占农业总产值比重,由上年的12.5%上升到14.9%。
三、在渔业生产上,重点发展了养鱼业,养鱼水面比上年增加35万亩,在严重洪涝灾害下,全省水产品产量达到6.6万吨,比上年增加1.1万吨,增长20%,其中养殖产量达到5万吨,增长31%,全省渔业产值达到0. 81亿元,比上年增长17.4%,占农业总产值比重,由上年的0.66%上升到0.78%。
四、在副业生产上,1985年全省副业产值达到3.49亿元,比上年增长10.1%,占农业总产值比重,由1984年的2.8%上升到3.3%。
五、在林业生产上,1985年林业总产值达到6.39亿元,比上年减少了0.79亿元,下降11%,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由上年的6.4%下降为6.1%。
六、乡镇工业生产,1985年是发展最快的一年。乡镇企业已达29万个,比上年增长1.7倍,从业人员增长31.6%,总产值达到45.4亿元,比上年增长58.2%,增加收入8.93亿元,比上年增长43.2%,纯利润3.8亿元,比上年增长5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