牡丹江市乡镇企业的发展特点
牡丹江市位于黑龙江省东南部,市辖七县一市一郊区,是个“七山、一水、二分田”的边境山区。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充分发挥山区资源优势,大力发展乡镇企业。1985年,乡镇企业发展到35,207个,从业人数近14.5万人,总产值完成74,960万元,比上年增长1.1倍,总收入6.6亿元,比上年增长1.2倍,纯利润7,240万元,比上年增1.1倍。几年来突出发展以下六个行业:
一是能源工业。全市煤炭储量丰富,相当部分适合于小矿开采。几年来,对老矿井进行技术改造的同时,兴建一批新矿井,增加了产量,提高了效益。1985年乡镇煤矿发展到600多个,其中乡镇村办120多个,联户个体办480多个,产煤200万吨,比上年增长66.7%。宁安、东宁、海林县一些乡镇,还利用于本地水利资源丰富优势,办起了小水电站7处,装机容量6,000多千瓦,年发电2,500多万度。
二是建筑材料工业。全市各种金属矿和砂石土资源丰富,分布广、产量多。各地发挥这一优势,大力发展砖瓦、水泥、白灰、沸石、石英石、钾长石、大理石、珍珠岩、陶土、火山灰等建材产品生产。1985年建材企业发展到950个,比上年增加400多个,产值可达9,000万元。大理石,花岗石,过去是卖原料,近年来,一些乡镇开始生产石材和磨片,大大提高了经济效益。
三是建筑业。各地利用自产建材承包工程的农民建筑队,1985年底统计,已发展到1,800多个,已经完成产值7,800万元,分别比上年增长7倍和1.3倍。
四是农副产品加工产值超亿元。黑加仑、人参这两个主要品种实现了种植、加工、销售一条龙。黑加仑种植面积发展到三万多亩,全市共建起乡发酵站14处,年加工能力达到1,000吨。市效区铁岭河乡生产的黑加仑果酒已通过省级鉴定,产品远销北京、沈阳、哈尔滨等地,年盈利20多万元。
五是木材加工和木材综合利用。1985年木材加工和综合利用企业数发展到410个,总产值可完成5,300万元,比上年增长一倍多。
六是采金生产。根据黄金贮量丰富的有利条件,大力组织群众发展黄金生产。现有群众采金点115个。1984年群众采黄金4,780两,比1983年增长48.8%,1985年采黄金5,500两,实现产值500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