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六五”期间轻工业发展速度快

  “六五”期间,黑龙江省轻工业重视速度与效益一起抓,产量与质量一起上,生产与经营协调发展的转变,从而使发展速度、产品产量、经济效益同步上升,科学技术、产品质量、企业管理以及体制改革全面发展。
    一、发展速度创历史最好水平,主要产品产量大幅度增长。到1985年,实现工业总产值72.49亿元,比1980年45.04亿元增长60.9%,平均年增长10%。
    其中:一轻工业1985年实现工业总产值25.2亿元,比1980年14.4亿元增长75%,年平均增长11.8%;二轻工业1985年实现工业总产值27.26亿元,完成“六五”计划目标的112.6%,比1980年增长44.2%,年平均增长7.6%;纺织工业1985年实现工业总产值20.03亿元,完成“六五”计划目标的109.5%,比1980年增长84.8%,年平均增长13.06%。
    二、轻工业经济效益也有较大增长。1985年一轻工业实现税利4.35亿元,比1980年增长60%,年平均增长10%;二轻工业1985年实现利润1.56亿元,比1980年增长34.4%,年平均增长6.1%;纺织工业1985年实现税利2.15亿元,由于纺织工业“六五”期间两次调价等因素,实现税利比“六五”初期增长幅度不大,只有13.7%,年平均增长2.6%。
    三、企业技术改造成绩显著。“六五”期间一轻工业吸取历史教训,积极走以内涵为主扩大再生产的道路,充分利用现有企业进行技术改造,由“遍地开花”转向“眼睛向内”。五年中,一轻系统技术改造投资5.5亿元,占整个固定资产投资的50%。这些资金,首先安排了具有资源和技术优势的制糖、造纸、啤酒、乳制品等行业的改造,并有重点地武装了一大批大中型骨干企业,同时有计划地对一些小企业进行了改造升级。到“六五”计划的后两年,制糖行业的小糖厂经过扩建改造,绝大多数达到了中型糖厂以上规模;造纸行业的大批小纸厂经过填平补齐和改造扩建,企业素质明显提高,又获得了生机;小乳品厂重复建设布点问题基本得到了控制;啤酒行业引进了11条啤酒灌装线和菌种等新技术、新设备,大多数啤酒厂得到了相应的改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