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五”期间,我省纺织工业充分利用麻、毛、化资源优势,通过引进技术和设备,在对现有企业进行技术改造、扩建的同时,适当注意了出口企业的新建,不断提高产品质量,增加了花色品种,增大了出口创汇能力。
一、出口骨干企业增多。“五五”期末出.口大厂只有哈尔滨亚麻纺织厂1家,到1985年增加到10家。新增的9家是:牡丹江纺织厂、富拉尔基纺织厂、佳木斯纺织印染厂、齐齐哈尔纺织厂、牡丹江毛毯厂、大庆毛毯厂、兰西亚麻纺织厂、密山纺纱厂、牡丹江第二纺织厂。
二、花色品种增加。“五五”期末我省出口的拳头产品只有亚麻工艺抽纱用布一种,到1985年新增加了纯棉布、涤棉布、涤粘布、纯亚麻纱、麻棉纱、亚麻服装面料、亚麻提花织物、晴纶簇绒毛毯、晴纶经编毛毯等9个大宗出口产品。其中牡丹江毛毯厂当年投产并出口经编毛毯l万条、簇绒毛毯4.3万条,创汇76万美元。大庆毛毯厂20万条经编毛毯能力“七一”投入试产,出口样品已获外贸部门通过,并预签了出口合同。
三、产品质量提高。“六五”期间出口产品的合格率稳定提高,在国际市场上已创出一批拳头产品。牡丹江纺织厂的牡丹江牌涤棉纱在港澳市场创出了声誉。该厂的金牡丹牌涤棉纱同上海优级“银河”牌、辽宁优级“渤海”牌并列为我国远洋出口的三个基地。产品已远销美国、英国、加拿大等十几个国家。哈尔滨亚麻纺织厂的101布获国家金牌,质量始终稳定。哈尔滨毛纺厂的卧虎牌纯毛毛毯获国家银牌,在国际市场上的声誉经久不衰。牡丹江毛毯厂和大庆毛毯厂引进了国外八十年代的技术和设备,试产和生产的经编毛毯被经贸部所属中国天鹅毛毯联合进出口公司选中,产品将大部分由该公司包销国外。
四、出口创汇的综合生产能力增大。由于出口骨干企业的增多,花色品种增加,产品质量提高,增强了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能力,使纺织行业出口创汇能力大大增加。到1985年,全省纺织品出口收购值增加到18,230万元,比1980年4,474万元增长了3.1倍,出口创汇额由1,056万美元增加到4,304万美元。1985年纺织工业品出口创汇额占全省出口创汇总额的10.25%,占工业品出口创汇总额的40%以上,已成为全省工业战线出口创汇的排头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