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交通基础建设和运输能力的增长

  1985年我省铁路建设重点抓了滨洲、滨绥两条复线。全年完成36.5公里,开通7个区间,运输能力增加,滨洲、滨绥两线运输紧张状况初步得到缓和。到年底,全省拥有铁路线8,562公里,居全国首位。森林铁路5,602公里,其中干线1,840公里。矿区专用铁路600公里。
    公路建设进度快、质量好,1985年完成新建、改建路基1,705公里;新修、改建砂石路面1,662.5公里;新建、改建、大修黑色路面548.6公里;新建和改建桥梁232座、4,727.6延长米。到年底,全省公路总里程达到45,487公里,比1984年增加101公里。其中,晴雨通车里程为25,115公里,占公路总里程的55.3%。全省好路率达到63%,比上年提高1.4%。
    公路运输能力也有增长。到年底,全省拥有载货汽车71,390辆,比上年增长18.9%;拥有营业客车2,447辆,比上年增长27%。目前已形成以哈尔滨、齐齐哈尔、佳木斯、牡丹江、大庆、绥化、黑河等为中心,联结76个市县、236个分站、172个代办站、3,221个停车站点的客运网络。有96%的乡镇、70.5%村屯通了客车。
    航运基础建设也有发展。1985年完成新建和扩建6个界河码头,淘汰老旧蒸汽机明轮,实现内燃机化和分节顶推化,改善了中苏界河航运的落后面貌。内河完成三姓浅滩第一期整治工程,新建、扩建和改造绥滨、阿什河、富拉尔基、沙河子、依兰、佳木斯、哈尔滨等码头。新造51艘7,850马力26,000吨位的运输船舶,增加了运输和港口的接卸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