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中苏界河航行条件得到改善

  为改善中苏界河的航行条件,1979年以来,国家交通部把黑龙江、乌苏里江界河航运建设纳入了国家计划。到1985年末,完成了引进和建造四艘大、中型挖泥船,整治了松花江下游佳木斯至同江段的重点浅滩、航道及界河与内河的咽喉通道,共计252公里。同时,先后建坝8座,疏理河道,增加水深,改善了航行条件。并对黑河、抚远、同江、佳木斯、四季屯、奇克、绥滨等码头进行建设和技术改造,充实一些机械装卸设备,结束了界河县镇各站靠“挑、抬、扛”的原始装卸局面。为了改变界河船舶陈旧、速度慢、效率低的问题,在“六五”时期对界河船舶进行了更新和技术改造,逐年建造了分节驳、甲板驳、气垫驳及各种马力的推轮、客轮,共计81艘。到1985年底,界河货运全部实现了分节顶推船队运输,客运采用了内燃机客轮运输,使边境界河客货运输实现了分节顶推化和内燃机公,改变了界河船舶陈旧、航行条件差的落后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