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改革给饮食服务业带来生机

  全省饮食服务行业1985年继续抓了小型企业的改(由国有国营改为国家所有集体经营)、转(直接转为集体所有制)、租(集体或个人租赁经营),使小企业有了新的生机;大中型企业实行简政放权,一部分单位试行经理任期目标责任制;大部分单位实行了内部经营责任制。牡丹江市所属各县的“国有集体经营”、哈尔滨市庆丰饭店、齐齐哈尔市益民饭店、佳木斯市三江浴池等单位的租赁经营,使企业的经营面貌和职工的精神面貌都发生了可喜的变化。绝大多数企业实现了国家多收、企业多留、职工多得、消费者满意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网点改造与设备更新开了个好头,服务能力与服务质量有了提高。各地为适应新的竞争形势,普遍重视了改革经营,搞活服务,拓宽服务领域,提高服务质量。第一,过去行之有效的“百花园”式的快餐店,店内店外服务两条线,分类经营,配套服务等得到了巩固和发展。第二,开展横向联系,拓宽服务领域。哈齐牡佳等中心城市,引进先进设备,同附近的市县建立了彩色扩印、干洗、技术开发、旅游等城市之间、城乡之间的联营业务。哈尔滨市道外包子铺与天津狗不理包子铺开展大城市际的横向联营。有的市、县在搞好本业同时,与有关经营单位联合开办商场、游艺厅、家用电器维修等综合服务。第三,网点改造与设备更新初见成效。仅据哈齐牡佳四个市统计,从各渠道筹集资金六百多万元,对30多个大中企业进行了改造,增加了服务设施,拉开了经营档次,适应了多层次的需要。牡丹江饭店改修后,旅店部收入翻一番,餐厅卖钱额增长38%。该市国营旅社职工集资9万元进行设备更新,当年增加收入还清本息1/3。哈尔滨市松花江旅社,充分利用地处松花江畔的有利条件,更新设备后,当年利润由50万元上升到100万元。
    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全省国营饮食服务业,实现卖钱额31,357万元,比上年增长4.3%;净利润1,088万元,比上年增加36.3%。全年税利完成两千多万元。经营成果是近七年来最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