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高教科研面向经济建设

  1985年,全省高等学校科研工作有较大进展,科研工作的特点是面向经济建设,为经济改革服务。工、农、林、医科院校的科研开始向应用和技术开发方向发展;综合大学、高等师范等院校在以基础理论研究为主的同时,也积极开展应用课题的研究。在科研投资上,1985年全省高等学校科研经费达到了3,485万元,比上年的2,528万元增长30%,比1981年的1,091万元增长3倍。1985年全省高等学校共承担科研项目2,237项,与1984年的1,941项相比,增长15.2%。其中国家重点项目由1984年的21.1%,提高到23%;省的重点项目由1984年的15%,提高到28%;两项加在一起占51%。哈尔滨工业大学、哈尔滨船舶工程学院承担的科研项目之多,居全省高校之首。这两所院校1985年科研经费都突破1,000万元大关,达到历史最高水平。在全省高校承担的2,237项任务中,已经取得成果的有313项,其中有48项达到国际水平,有133项受到省、部级以上奖励包括获得国家发明奖2项,国家科技进步奖25项,部委和省市科技进步奖81项。在全省高校科研中,还涌现出一些跨学科跨行业的科研联合体,正在发挥着显著作用。哈尔滨工业大学和风华机器厂联合研制成的焊接机器人,已经通过部级鉴定,开始投入生产。东北重型机械学院、东北林业大学、哈尔滨建筑工程学院等所承担的国家一些大型科研项目,都取得了优异成绩。其中哈尔滨建筑工程学院有5项成果达到了国际水平,特别是钢筋混凝土的研究,已经成为国际研究中心。1985年由该校组织的这方面国际学术会议,共有论文36篇,其中该校就有26篇。各院校在广泛开展科学研究的同时,还积极开辟技术市场,促进科技成果商品化。东北农学院培育的滨白鸡、三江瘦肉型猪,投入市场,对稳定我省商品市场起到很好作用。全省许多高等院校自参加全国首届技术成果交易会以来,又参加各部委、省市部委、省市县举办的各种技术成果交易会30余次,展出科技成果400余项,鉴订技术成果转让合同189项,比上年转让114项增长65%,成交金额为470多万元,收入近135万元,为国家和我省地方经济建设做出了贡献。1985年,全省高等学校参加科研和技术服务的教师有5,000多名,占教师总数的36%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