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农民教育发展迅速

  我省广大农村实行生产责任制以后,许多地方党委和政府特别重视农民教育。1985年全省扫除青壮年文盲四万人左右,使12至40周岁的文盲比重下降到11.9%。农民教育的重点已从扫盲转到发展初等文化和初等技术教育上。各乡(镇)都开展了农民教育,村的办学面由1983年的50%上升到83%;青壮年农民参加学习的人数达270万,入学率由1983年的20%上升到40.3%。许多地区和县的党政领导到农村做智力状况调查,并做出开展农民教育的决定。
    农民教育已初步形成了一个多形式、多规格、多层次的教育体系。省、县、乡、村四级分级办学、分级管理。省农业、教育、宣传等部门创办了农业广播和农业刊授学校;80%左右的县(市)创办了农民中等专业学校和农民初等技术学校。1985年新办农民中专5所,使全省农民中专总数达15所。70%左右的乡(镇)办了乡农民技术学校,学员数达90万;80%以上的村建立了农民夜校,学员参加人数为147万余人。
    各地的农民教育自觉地为农民劳动致富服务。县、乡、村各级办的农民学校,其办学形式已由过去的业余学习转为业余与脱产、半脱产学习结合;课堂教学与函授、广播、刊授学习结合;教师面授与自学结合;短训班与长期专业班结合;书本教学与科教电影、幻灯、讲座、咨询、科学小报、讲师团、现场参观、专业户传艺结合。
    农民教育内容,不仅有农林、牧、副、渔等技术,还有农村工业、交通运输、农村建筑、食品加工、服装、商业、财会等,以满足农民群众不同的学习要求。各级教育、文化、宣传、农业、科协、共青团、妇联等部门还以农民夜校、文化室为思想政治教育阵地,向农民进行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农村经济政策、法律知识等为主要内容的思想政治教育,促进了农村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