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科学院在改革中前进
黑龙江省科学院是我省自然科学及技术科学方面的一个以开展综合性研究和新技术开发为主要方向的研究中心和实验基地。其主要任务是认真贯彻中央提出的“经济建设必须依靠科学技术,科学技术必须面向经济建设”的战略方针,面向省内经济建设,面向地方资源,重视中小企业的需要,以开发研究和应用研究为主,出成果,出效益,出人才,为我省国民经济建设服务。
一、机构和人员
全院现有六个研究所.一个研究中心,一个化工试验厂,并设立技术开发公司和技术咨询公司,拥有职工1,336人,其中三分之二是科技人员,包括463名高中级科技人员。此外,还有一批攻读学位的研究生,并受中国科学院和国家地震局的委托,代管农业现代化研究所和工程力学研究所。
1.石油化学研究所。主要从事芳烃氧化和高分子胶粘剂方面的研究,在国内同学科领域里已形成一定特色和优势。设有七个研究室,一个图书情报室,两个中间试验厂,是省内技术力量比较雄厚、议器设备比较齐全的研究所之一。
2.应用微生物研究所。主要从事遗传工程、酶工程、细胞工程和发酵工程等现代生物技术的开发和应用研究,为食品、医药、轻工等工业的发展服务。具有比较雄厚的科研力量。设有六个研究室、图书情报室和中间试验车间。
3.技术物理研究所。主要从事辐射和放射性同位素以及激光的应用研究和开发研究,有较好的基础。设有辐射和放射化学、放射性同位素仪表、激光、辐射应用四个研究室、图书情报室和实验工厂。
4.自动化研究所。主要从事综合性自动化技术的开发、应用研究。设有运动、自动控制、计算机应用、机械结构、仪器仪表五个研究室,图书情报室,中间试验厂。
5.自然资源研究所。主要从事农业自然资源综合考察开发利用的研究,并进行区域发展战略与总体规划方面的研究。设有土地资源、植物资源、动物资源、农业生态、系统工程等研究室,图书资料室和标本室。
6.火山矿泉资源研究所。位于我省以火山地貌景观奇特著称的旅游地五大连池市。从事火山矿泉资源的应用、开发研究,设有研究室、疗养室、五大连池矿泉水厂。
7.辐射化学试验中心。正在筹建,主要从事辐射技术应用,并生产部份产品。
8.化工试验厂。位于安达市,主要承担石油化工、基本有机合成、高分子等方面研究的中间试验任务。
9.技术开发公司、科技咨询公司。
二、科研成果
建院以来,全院开展科研课题350项,取得科技成果140项,推广应用科技成果103项,为社会创造经济效益2.98亿元。
在全院取得的科技成果中,有28项属国内首创,37项达到国内先进水平,7项达到省(部)内先进水平。其中《J-03粘合剂》、《J-06-2应变胶》获国家发明奖,《小流域水文自动测报系统》、《偏三甲苯丙烯烷基化/空气气相氧化制苯均四酸二酐》获国家科技进步奖,《辐射制备高吸水性高分子材料》、《三江平原沼泽地合理开发利用的试验》分别获国家科技攻关奖和表彰奖,还有67项科技成果奖省(部)级科技成果奖。此外,在国内外学术会议或专业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100多篇。
三、学会和刊物
黑龙江省科学院是化学学会、应用微生物学会、自动化学会、土地学会、国土经济研究会的挂靠单位。出版《化学与粘合》、《自动化技术与应用》、《应用微生物》、《自然资源研究》等专业刊物,受中国土地学会的委托主办《中国土地杂志》。还在内部发行《黑龙江省科学院》和《新技术应用》。
四、学术交流与技术合作
在党的“对外开放,对内搞活”的方针指引下,黑龙江省科学院同国外30多个科研机构、大学、企业有科技往来。与加拿大阿尔伯搭省科学研究院、日本德岛大学、美国北卡罗来纳州立大学签署了长期科技交流与合作协议书;已与国内10省(自治区、直辖市)科学院签署了参加技术市场和进行学术交流等方面的协议,并和省内外40多个大、中型企业和乡镇企业建立了横向联系和科研生产联合体。其中最大的科研生产联合体是省科学院同中国石化总公司合办石油化学研究所,现已正式履行了法律公证手续,并已付诸实施。
五、科研管理
黑龙江省科学院实行院所两级管理。院机关办公室、科研处、技术开发处、学术教育处、条件财务处、人事处;各研究所也设有相应的职能科室。研究所实行所长负责制。基础、应用研究课题实行科研基金制,开发研究课题实行合同制或有偿合同制。为贯彻“双百”方针,发扬学术民主,加强协调与监督,院还设有学术委员会、院务委员会。现任院长许耀铭教授、副院长张铨副教授、卢车州副研究员、梁宝德、齐乃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