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都学者讨论我省经济社会发展战略设想
1985年9月27日至28日,省政府经济研究中心、省计经委、省社会科学院、省社联带着《黑龙江省社会经济发展战略设想》,参加了在首都每双月举行一次的学者关于发展战略讨论会,征求首都及全国各地来北京的学者的意见。副省长刘仲藜同志主持了会议,省长侯捷同志出席会议听取意见并讲了话。
首都学者于光远、童大林、李昌等参加了讨论会并发了言,薛暮桥、骆子程等作了书面发言。学者们提出:
制定发展战略一定要体现改革的精神。不搞改革就不能实施发展战略。发展战略要有本地特色,应该成为当地干部的“乡土教材”。
黑龙江是连接欧亚两洲大陆桥上重要一站,是个连接点。黑龙江制定发展战略,要同世界趋势联系起来,从广泛的历史背景上考虑到世界新的经济格局,而不能就黑龙江谈论黑龙江。
黑龙江省要发展,要真正富起来,必须从搞产品经济转向搞商品经济。不搞等价交换,短时间可以,长期不按经济规律办事不行。发展黑龙江应当着手价格体系和管理体制的改革。
学者们还建议:黑龙江省的机电工业基础雄厚,不应削弱,还要发展。但是要加强管理,提高经济效益。不仅要讲现代化管理,从黑龙江现状出发,更要强调基础管理。
黑龙江省有条件发展畜牧业,但不一定建立单一的畜牧业区,还是走农林牧相结合的道路为好。
黑龙江省的林业要注意休养生息,不能再重犯“吃祖宗饭,造子孙孽”的错误。
黑龙江省应实行“贸、技、产结合,贸字当头”。可以为建设积累资金。既要发展内贸,更重要的是发展外贸,增加商品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