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自然环境保护初见成效

  1.一批生态农业典型已显示出优越性。海伦县东风镇试点前后对比,水土流失由5500吨/(公里)减少到2000吨/(公里);植被率增加到33.4%;土壤肥力提高,容重减少3.2%。宝清县农场搞“稻——鱼——貉”立体开发,收到很好效果。汤原县光辉村1987年开始生态农业试点,人均年收入为400元,比上年提高近41%。
    2.自然保护区建设初获成功。逊克县自然保护区,以保护经济物种为目的,采取有力措施,使野生都柿、五味子、玛瑙矿合理开发,有效地保护了资源。杜尔伯特蒙古族自治县沙田山竹自然保护区建设以来,种植了沙棘二万多株,控制了沙化。
    3.被破坏的局部自然环境出现恢复转机。近年来我省西部草原人工种草120万亩,改良草原55万亩,建设草库仑80万亩,使局部地区生态循环得到改善,全地区干草收贮量由过去的60-80吨,提高到现在的80-110吨。黄金开采破坏生态环境,曾一度成为突出的环境问题。1987年嘉荫河金矿植树160亩;桦南金矿局植树120亩,复田50亩;林口县植树150亩;呼玛金矿局整平土地500亩;汤原县黄金公司整平土地300多亩;佳木斯市采金企业恢复植破92万平方米,使被破坏的生态环境趋于平衡。 (彭 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