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技术事业发展综述
1987年,我省科学技术事业,在几年来创造的良好基础上,取得了一系列新的成果,呈现出空前活跃和发展的新局面。
一、科技改革有新的进展
全省212个独立科研机构全部进入了分类管理的轨道,其中,79个技术开发型的科研单位和6个应用研究单位实行了技术合同制。省属科研机构减拨事业费达37%,有15个研究所实现了经济自立。81个社会公益型科研机构实行了经费包干制。改革增强了研究所面向经济建设的自觉性和自我发展的能力。加强了对地、县的科技投资,并在51个县建立了科技发展基金,使基层科技工作增加了活力,提高了与生产结合,为经济建设服务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开拓技术市场,促进了技术成果商品化。全省县以上科技开发交流机构已发展到42个,常设技术市场37个,各种技术咨询服务机构1726个,从事科技管理、咨询、中介服务的科技人员14000多人,初步形成了一个多层次、多渠道、多种形式的技术贸易网络,技术经营活动日趋活跃。一年来,仅据省直和哈尔滨市统计,共成交项目2590项,成交额达9853万元。与此同时,全省地、市以上科研机构有35%以上分别与企业建立了各种形式的科研生产联合体。
二、科研工作取得一批水平高、效益好的成果
全省共取得科技成果970项。其中重大科技成果457项,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44项,国内先进水平的333项,省内先进水平的170项。有4项获得国家发明奖,11项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
三、“星火计划”进展顺利成效显著
全省以小浆果、珍贵毛皮动物、亚麻、禽类、奶牛肉牛、新型淡水养殖及加工、农林土特产品、精细化工、新型工艺品10个产业系列开发为重点,组织实施“星火计划”241项,总投资为11485万元。有126项已完成或部分完成投产,创产值10121.9万元,新增利税1950.95万元。
四、科技成果的推广应用,取得显著经济、社会效益
1987年列入全省推广计划的科技成果55项,完成44项,占计划的80%,增加农业收入7.24亿元,创工业产值6000多万元,获利润4200多万元。如农用稀土推广面积已达873万亩,占全国推广面积的65%,共增产粮食0.65亿公斤。玉米、水稻、大豆等作物的丰产综合技术的大面积推广,已为我省农民增加了70多亿元的收入。
五、引进国外智力和国际科技合作交流取得了新成绩
1987年引进国外智力67项、对外交流72项。先后从十几个国家和地区聘请了176名专家就60个有重大影响的项目展开工作,聘请了96名专家进行民间科技交流。其中较大的合作项目有:中日合作的三江平原农业综合试验站、虹鳟鱼高产技术开发;中加合作的烤烟优质适产技术开发试验研究;中法、中美合作的牛胚胎移殖和分割技术研究;中波合作的电机的优化研究等,都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六、省科技经济顾问委员会的作用进一步发挥
第二届科技经济顾问委员会,有委员57人,下设14个专家顾问组,聘请了各行各业的专家277人为兼职顾问,两年来先后完成省委、省政府交办的重大论证课题38项,专家自选课题139项,提出各种建议近千条,已被有关部门采纳的占40%,取得了较好的效益。如能源专业组提出的电力挖潜方案,省政府采纳后,挖掘电力42万瓩,相当于新建一座2亿元投资的中等电厂,每年可多发电6亿度,增加工业产值15亿元。
七、群众性的发明创造广泛开展
1987年举办的全国发明展览会上,我省展出15项,获5块奖牌。在布鲁塞尔尤里卡世界发明博览会上,我省展出27项,有6项获得金牌奖,3项获得银牌奖,2项获得铜牌奖加一枚一级骑士勋章。实行专利制度以来,我省申请专利2016项已经受权的461项中,非职务发明占68%以上。 (王子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