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1987年气候评价

  1987年全省年平均气温1.3摄氏度,比常年略高,各月平均气温呈显著的一高一低的趋势。年降水量589.6毫米,比常年偏多13%,冬春两季降水量稍少,夏、秋季降水量偏多。平均日照时数为2414.1小时,比常年少181.9小时,寡照较严重。稳定通过10摄氏度的活动积温为2297.8摄氏度,比常年少32摄氏度。秋霜期接近常年。
    主要灾害性天气有春季阶段性低温和干旱;夏季飑线、龙卷风;8月份阴雨寡照和9月下旬的暴风雪。
    3月下旬-5月,全省大部分地区出现4次强低温天气,为历年同期罕见。由于1986年秋季降雨较少,封冻时土壤含水量少,造成春旱。全省干旱面积5600多万亩,波及28个市县。阶段性低温和持续干旱,致使玉米、水稻苗和定植的黄瓜等菜苗遭受冻害,大田作物播种缓慢。
    7-8月,全省有14个市县受到飑线和龙卷风袭击,次数之多,历史罕见。龙卷风天气多数出现在两条飑线上。一条是7月3日由肇东县经呼兰县至阿城县,在呼兰县形成龙卷风。另一条是7月31日从讷河县经克山、拜泉、望奎等7个县,在拜泉、海伦出现龙卷风。飑线、龙卷风所到之处均造成严重的灾害损失。据不完全统计,约有760人受伤,19人死亡,直接经济损失6417万元。夏季全省降冰雹50多次,比1986年多16次,665万亩农田受灾。同时局部地区暴雨成灾,造成一些农田严重内涝,穆棱河水泛滥,滨绥、牡佳线铁路几处受水害停运。
    8月份阴雨寡照,大部分地区降雨日数为23天,日照时数平均每天少2小时左右,1500万亩农作物减产2成以上,1000万亩绝产。
    9月24-27日,哈尔滨市、松花江、绥化地区和伊春市南部、佳木斯市西北部等11个市县出现了历史罕见的大风雪(雨),降水量达51-98毫米,同时伴有6级以上大风,造成作物倒伏,掉粒而减产,并影响交通运输。 (李荣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