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迅速发展中的省广播电视事业

  1980年以来,我省广播电视事业迅速发展,综合覆盖效益大幅度增长,新的广播电视节目信号 传输系统已基本建成,广播电视台点布局更趋合理,播出质量有很大提高,已能收看双套或多套电 视节目。边境居民过去只能收看苏联电视,近几年来通过微波或卫星地面接收站都能收看中央和省 台电视。
    1.无线广播在大发展中,综合覆盖效益明显提高
    80年代以来,我省重视无线广播的综合覆盖效益,首先增办了节目套数。到1987年底全省无线 广播电台有14座,比1980年增加3座;广播节目17套,增加5套。第二,新建台点。采取省投资与市 县自筹资金相结合的办法,先后在泰来、勃利、宁安、桦南、绥滨、同江、汤原各县和七台河、鸡 西、牡丹江各市新建了转播台,扩大了人口覆盖面。第三,调整无线广播内部构成。1987年底,全 省无线广播发射台转播台达44座,比1980年增长22.7%;发射机功率增长27.3%。8年中,这两项 指标在全国一直保持在前三位。1987年末无线广播人口覆盖率达78.5%(技术标准),比1980年增 加33.5%。
    2.电视广播发展迅速,努力提高播出质量
    电视广播发展的特点:一是快。全省电视发射台、转播台总数达到500多座,为1980年的5倍。 8年中,电视发射机功率在全国一直保持在前2位。1987年底电视人口覆盖率为80%,比1980年增加 56%。二是收看质量有很大提高。凡与微波电路联通或建立了卫星地面接收站的地方,都能收看到 伴音悦耳、图像清晰稳定的电视广播节目。三是多频道、多节目的目标得以实现。截止1987年底, 除省台用2部发射机播出外,全省已有60个县、市和19个区(镇)、林业局、农场拥有2部或多部发 射机,进行双频道或多频道播出。四是创建县级电视台。1985年在肇州、庆安、北安、宝清、富锦 、同江、饶河、绥芬河、密山、宁安10个县(市)兴建了电视台。五是广播电视信号传输网络基本 形成。截至1987年底,全省已有66座微波站,传输里程达3900公里。微波网囊括了全省8个市、40 个县和3个农场、部分林区及疗养地。六是建立卫星地面接收站。到1987年底,全省已建成225座, 为收转中央电教节目和中央一、二套电视节目提供了优质的信号源。
    3.农村有线广播得到恢复和发展
    农村有线广播在经历了1982年的低潮以后,获得了迅速恢复和发展。1986年喇叭总数242万只 ,比1982年的126.8万只、增长90.8%。喇叭入户率由27.7%提高到66%。在全国的位次,由1982 年的第20位,上升到1986年的第7位。 (赵纪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