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少年工作综述
1987年我省儿童少年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
一、以普及为重点,深入开展了家庭教育工作。
1987年,全省各种类型的家长学校1.5万余所,比上年增加了7900多所,参加学习的总人数已由原来的91万增加到216万。家庭教育的科学知识的宣传面进一步扩大。省儿少办等单位举办“希望之星——我们爱科学”专场电视节目,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大兴安岭、绥化、黑河、大庆、北安等地市都开展了科学育儿知识竞赛和科学育儿知识宣传月活动。全省各地共开展咨询服务1.1万次,受询人数达23万人。家庭教育骨干队伍得到了壮大。各地举办各种类型的家庭骨干培训班达3000多期,培训师资和骨干4.5万人次。家教理论研究组织和研究工作有了新发展。全省83个市(地)县全部建立了家庭教育会,12月召开了“家庭教育理论研讨会”,共征集论文、经验总结、调查报告205篇,交流科研成果21篇。
二、以解决入好园所难为重点,托幼工作得到全面提高。
1987年,我省继续贯彻“国家、集体、个人一起上”的原则,各类托幼园所稳定中有所发展。全省有各类托幼组织54343处,其中托儿所25061处,比上年增加812处,幼儿园(班)29312处,比上年增加6794处。儿童入托率由上年的39.2%增加到45.2%。保教队伍素质不断提高,全省有保教人员1.4万人。通过开展职业道德教育全省涌现出一大批优秀保教工作者和先进集体。其中有188名优秀保教工作者、82个先进集体受到省政府的表彰。哈尔滨的李立春、牡丹江的刘岩、齐齐哈尔的邵淑萍和哈尔滨尚志幼儿园受到全国妇联的表彰,进入全国百名优秀保教工作者、先进集体的行列。
三、为少年儿童办好事、办实事。齐齐哈尔在各区、街道开办“小饭桌”、“小课堂”。大庆有关单位联建“儿童餐厅”、“校外活动站”,为脖子上挂钥匙的孩子解决吃午饭难和课后无人管的问题。省妇联、省儿童福利基金会联合慰问了亚麻厂在“3·15”事件中失去父母的孤儿,并赠送了慰问品。大兴安岭地区发生火灾后,全省各地纷纷向灾区儿童捐款捐物。
省妇联协调有关部门,活跃儿童少年的精神生活,改善物质生活。与省文化厅、教委、共青团联合组织全省儿童少年参加全国少儿“园丁杯”评奖赛。与哈尔滨市妇联联合举办“六一”幼儿团体操表演大会,有5000余名儿童参加了表演。还参加了省计经委举办的“儿童生活用品新产品评选会”,评出省级新产品25种,其中有18种荣获全国儿童生活用品新产品“金鹿奖”。 (姜束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