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同江市口岸建设发展迅速

  1987年,同江的经济建设,以口岸为龙头,取得较大的突破。国家贸易和边境地方贸易齐头并进,经济效益显著。
    国贸方面:从7月25日开始,到11月3日此,仅3个月时间,完成进出口8.11万吨任务。其中,出口大豆1.00万吨,进口苏联木材7.05订立方米。
    边贸方面:由同江市地方出口马铃薯619吨,换取苏联木材(纸浆材)7000立方米,直接盈利300多万元。
    1987年,同江与苏联哈巴罗夫斯克边疆区贸易谈判接触频繁。苏方对中国的产品表现了浓厚的兴趣。
    同江口岸北控黑龙江,西扼松花江,沿松花江向腹地,经济延伸可经过黑龙江省、吉林省,向内蒙的部份地区发展,顺黑龙江而下,通过苏联尼古拉耶夫斯克,经鞑靼海峡,可直接进太平洋沿海地区。目前口岸建设已初具规模。港口建成800延长米的码头和岸壁,已拥有4个千吨舶位和立式船台,可同时停靠4艘千吨级船只作业。港区拥有周转场地70000平方米。另外,进出口的贸易机构和联检机构已经建立健全,能够适应国家对外贸易和地方贸易的需要。
    同江口岸是三江平原腹地的河运口岸,周围是黑龙江省主要大豆产区,根据国务院开发三江平原的战略方针,今后大豆产量将更进一步增加。而同江对岸的苏联远东地区哈巴罗夫斯克边疆区,是苏联最重要的林业和木材加工生产基地,木材积蓄量在50亿立方米以上,而且该区的首府比罗比詹,是重工业和化工业比较发达的城市,因此,同江的轻工产品、农副产品和苏联的重工业、木材加工业、以及化学工业正形成明显互补的贸易条件,各有所需,各得其所,互为补充,使同江口岸具有了很广阔的前景。 (沈 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