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牡丹江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取得新成就

  1987年,牡丹江市全年完成工农业总产值59.55亿元,比上年增长12%;国民生产总值42.80亿元,比上年增长8.9%;国民收入36.90亿元,比上年增长8.6%。
    一、工业生产持续稳定增长。1987年,全市实现工业总产值46.44亿元,比上年增长15.9%,实现了提前三年比1980年翻一番的奋斗目标。其中,全民所有制工业增长13.1%;集体所有制工业增长10.4%;城镇个体工业增,长10.7%;村办工业增长53.6%;农村个体工业增长53%。不包括村及村以下工业,总产值为41.10亿元,比上年增长12.5%。在列入国家重点考核的88种产品中,多数产品产量完成或超额完成计划,比上年有所增长。
    产品质量进一步提高,新产品开发有新进展。1987年,全市工业产品质量稳定提高率达94.1%,比上年提高2.8%。全市计有18种产品获国家金银牌奖,53种产品获部级优质奖,308种产品获省级优质奖。全市工业产品优质品率达26.5%。在工业产品中,轮胎、碳化硼、草酸、机制纸、钢纸、原棉纸、磨料、棉纱、电动玩具、毛毯、数字磁头、木工机械等在国内市场占有一定地位。有近80种工业产品打入国际市场,远销40多个国家和地区。1987年,全市研制新产品185种,比上年增加8%;新创产值1.09亿元,比上年增长26%;实现利脱1538万元,比上年增长5%。
    经济效益有了显著增长。1987年,全市全民独立核算工业企业全员劳动生产率达10090元,比上年提高10.5%;全部独立核算工业产品销售收入47.77亿元,实现利税8.30亿元,均比上年增长26.5%,每百元产值创利税16.20元,与上年持平;流动资金周转天数为123天,比上年加速4.7%;每万元产值净能耗(折标准煤)7.67吨,比上年下降3.8%。
    二、农业在受灾之年喜获丰收。1987年,全市农村社会总产值实现32.11亿元,比上年增长12.2%。其中,非农产业总产值12.51亿元,比上年增长27.3%,其比重由上年的32%上升到39%。
    全市农业总产值实现13.11亿元,比上年增0.1%。粮食总产量161.2万吨,比上年下降3.8%。其中,市县属总产量119.5万吨,比上年增长0.7%。在种植业中,除小麦、油料、蔬菜产量比上年有所下降外,其它作物产量均比上年有所增长。林业生产好于上年,全年造林面积达56.2万亩,超过计划15%。牧业生产有所发展,大牲畜、羊、家禽等存栏普遍增加,但生猪存栏减少。渔业生产发展较快,水产品产量达11952吨,比上年增长22.9%。
    对农业投入有了一定的增加,农业生产条件继续得到改善。1987年末,全市农机总动力85.3万千瓦,比上年增长7.2%;农村用电量、化肥施用量也有相应增加。全市(不含农场局)拥有大中型拖拉机6473台,比上年增长5.8%;小型拖拉机33560台,比上年增长35.9%;各种配套农具30151台,比上年增长34.2%。
    三、固定资产投资完成较好,城乡建设取得了新进展。1987年,全市完成固定资产投资9.80亿元,比上年增长41.8%。其中,全民所有制基本建设投资完成5.66亿元,增长71.9%;用于全民更新改造2.98亿元,增长11.4%;用于集体固定资产投资6917万元,增长6.2%。全市列入国家、省全民基本建设的重点项目5个,完成投资额1.45亿元,占基本建设完成投资额的25.6%。桦林橡胶厂子午胎生产线,VC玉米仓,西水源,热电厂等项目,都按期或超额完成形象进度计划。啤酒厂扩建,炼油厂新建、电冰箱厂,西水源等10项重点工程已交付使用或部分交付使用,其中,有2项工程被评为省优质工程。
    1987年,市区共新建、大修、拓宽主要柏油街路11条,面积达25万平方米,相当于前3年道路建设的总和,市区高级路面占全部道路面积比例,由上年的52.5%,提高到65%。所属县(市)共修建柏油、水泥路面95358平方米,砂石路面72485平方米。全市住宅建设面积59.4万平方米,竣工面积达35.5万平方米。人均居住面积,由上年的5.36平方米,提高到5.54平方米。市区的供水能力,由7万吨提高到17万吨,农村自来水普及率已达到80%。市区人均绿地面积,由上年的3.1平方米,增加到3. 24平方米。市区在实现了全省环境卫生“五连冠”后,又被评为省环境卫生甲级市。
    1987年,市县属建筑企业已达112个。全民建筑业全年完成产值1.52亿元,比上年增长35.7%,全优工程率达19%。
    四、交通运输、邮电通信取得新成绩。1987年,全市公路交通货运量完成3.34亿吨公里,公路客运周转量完成6.49亿人公里。铁路完成货运发送量863万吨,比上年增长2%,客运发送量完成1527万人,比上年增长6.1%。
    全市完成邮电业务总量1422万元,比上年增长14.8%。邮电业务收入为2198万元,比上年增长23.1%。
    五、城乡市场繁荣活跃,对外贸易有重大突破。1987年,全市国合商业国内纯购进总额17.27亿元,比上年增长20%。其中,农副产品收购额5.48亿元,比上年下降2.6%;省内工业品收购额6.51亿元,比上年增长43.5%。国内纯销售18.46亿元,比上年增长14.2%。全市社会商品零售总额达23.95亿元,比上年增长17.7%。其中,居民消费品零售额增长15.9%,社会集团消费品零售额增长7.6%;农业生产资料零售额增长46.3%。全市共有集市贸易市场121个,全年城乡集市贸易成交额2.33亿元,比上年增长40%。
    1987年,全市外贸出口收购总额完成32154万元,比上年增长21.1%;创汇6822万美元,比上年增长9.8%;外贸进口总额达2479万美元,比上年增长1.5倍。三项指标均创历史最高水平。市属各县出口收购额均有较大增长,密山县首次突破3000万元,宁安、林口、东宁、虎林4县相继跨入千万元县行列。全市出口品种达到132种,年出口百万元以上、在国际市场上享有盛誉的骨干品种就有40多个,基本形成了结构比较合理、品种比较齐全、有地方特色的10大出口商品系列。对苏边境贸易和东欧国家易货贸易有了新的进展,进出口总额达779万元。
    六、财政、金融成绩显著。1987年,全市财政收入稳步增长,财政支出进一步得到控制。全年地方财政收入为4.82亿元,比上年增长35.5%;财政支出4.99亿元,比上年增长4.5%,其增长幅度大大低于收入增长速度。
    金融系统积极开拓资金市场,疏通融资渠道,努力筹措资金,促进了全市工农业生产和商品经济的发展。1987年,各项存款余额为21.99亿元,比上年增长29.1%;各项贷款余额为43.26亿元,比上年增长16.3%。保险业务扩大,承保财产总额比上年有较大幅度增长,人均投保额125元。
    七、科技、教育、文化、卫生、体育事业进一步繁荣。全市实现科技成果95项,其中,国际首创1项,国内首创12项,达到国内先进水平的13项。推广应用后,新增产值6375万元,新增利税1052万元。
    全市共有高等院校12所(含成人教育),在校生达8411人;中等专业学校8所,在校生4229人;各类技工学校17所,在校生5915人;普通中学291所,在校生20.22万人;小学1889所,在校生38.41万人。1987年,全市新建、翻建、扩建中小学校舍7.28万平方米,教学条件得到了进一步改善。
    全市共有专业艺术表演团体11个。有电影放映单位592个。1987年,创作了一批优秀文学艺术作品,演出了一些好的剧目。新建的卫星微波接收站已投入使用。
    全市有卫生机构1255个,比上年增长3%;专业卫生技术人员16474人,比上年增长4.3%。全身CT、千毫升x光机等一批先进医疗设备已投入使用。第一医院肾移植,心血管医院心血管外科手术等取得了新成果。全年人口自然增长率为10‰。
    群众性体育活动更加广泛,体育运动取得新成就。1987年,我市运动员在全国性比赛中获金牌14枚,银牌15枚,铜牌12枚;在省级比赛中获金牌9枚,银牌12枚,铜牌7枚。
    八、人民生活水平有了进一步的提高。据对我市150户城市居民生活调查。1987年,人均生活费收入891元,比上年增加76元,增长9.4%,扣除物价上涨因素,增长0.7%。人均生活费支出877元,增长14.8%。农民人均收入达到631元,比上年增长10.5%。
    1987年,全市共安置城镇待业人员2.15万人。年末全部职工人数84.39万人,其中,实行劳动合同制的职工已达5.43万人,占8.7%。城镇有照个体劳动者达2.83万人,比上年增长12.7%。全年职工工资总额比上年增长11.9%;全市职工人均工资1234元,比上年增长8.5%。
    1987年,全市城乡居民储蓄余额达16.15亿元,比上年蹭长32.6%;全市人均储蓄余额521元,比上年增长30.6%。 (郝永泰) 牡丹江市主要农产品产量表 产品名称 单位 1987年完成 比上年±% 粮豆薯 吨 1612163 -3.8 其中: 小 麦 吨 286357 -39.6 玉 米 吨 439517 6.8 水 稻 吨 336902 14.4 太 豆 吨 478806 11.7 薯 类 吨 21855 22.4 油 料 吨 6884 -30.3 甜 菜 吨 235612 5.3 烤 烟 吨 19047 0.8 蔬 菜 吨 472537 -3.9 牡丹江市主要工业产品产量表 产品名称 单 位 1987年完成 比上年±% 钢 吨 22280 48.3 原 煤 万吨 300 21.0 发电量 万度 362529 3.8 轮胎外胎 万条 114 21.0 木 材 万立方米 334 9.5 锯 材 万立方米 83 -2.4 水 泥 万吨 120 5.3 原油加工 万吨 15 7.1 机制纸及纸板 吨 68152 1.3 金属切削机床 台 1463 7.1 棉 纱 吨 21406 11.7 塑料制品 吨 13434 -0.2 白 糖 吨 25207 24.8 白 酒 吨 17965 52.0 啤 酒 吨 66581 13.3 (郝永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