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乡治涝发展经济
通河县创业乡是个一分水四分田、五分沼泽和草原的沿江洪泛区,近两年,他们“旱路不通走水路”改造低洼农田,兴修排水渠,整修灌溉渠,打农田井435眼,新改水田1.7万亩,使水田面积扩大到原来的4.4倍,占耕地总面积的73.3%。1987年在加固上年修筑的1.59万米护村、护田堤的同时,新修一条长3000米土方量7600立方米的护村堤,保证了农田安全渡汛。在治涝的同时,积极调整产业结构。1987年,这个乡新建了一处面积达700亩,四周有防风林,内有灌溉井的黑豆果基地。利用草原面积大、水草资源丰富的优势,大力发展奶牛生产,奶牛饲养量比上年增加5倍。过去,这里靠江没码头,乡村土路每到春季返浆期和雨季就无法通车,交通极为不便。1986、1987两年,全乡总动员,将28华里的乡路改造成砂石路,购置一艘过江驳船,促进了资源开发和商品流通。
通过治理,全乡生产、生活面貌有了很大改善。1987年粮食总产737万公斤,创历史最高水平。人均卖粮911公斤,其中卖粮5000公斤以上的237户,占总户数的22.8%,人均收入491.60元。(陈绍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