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黑河地区开发、开放迈出新步伐

  1987年,黑河地区进一步贯彻落实改革、开放、搞活的方针,努力加快开发建设和对外开放的步伐,带动经济建设和社会事业持续、稳定、协调地向前发展。
    全区从实际出发,确定了开发建设的重点:围绕交通、能源建设和资源开发,突出抓北黑铁路、嫩黑铁路、西沟电站、黑河机场跑道升级和黄金、黄豆、黄牛基地建设;围绕增强企业以内涵为主扩大再生产的能力,突出抓北安亚麻厂、大豆蛋白食品厂等技术改造项目建设;围绕加强教育、文化、广播电视等方面的基础设施,突出抓黑河师专二期工程、黑河博物馆、黑河广播电视中心建设。对各开发建设项目,地区和各市县继续采取成立专门班子、落实领导责任制的办法,积极安排并多方衔接落实生产性基建投资14905万元、比上年增长49.6%;非生产性基建投资6704万元,比上年增长11%;更新改造投资7390万元,比上年增长34.7%。各地还优先安排了建设物资和施工力量,加强了检查指导。经过一年的努力,全区开发性建设进展顺利,一批技术改造项目建成投产,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得到加强,文化教育设施的配套建设迈出了新的步伐。全区15个重点开发建设项目,有6项竣工交付使用;北黑铁路铺轨78.9公里,配套工程取得较大进展;全长156公里的嫩黑铁路铺轨任务全部完成。开发建设的新进展、新成果,为全区近期和长远经济建设和社会事业的发展进一步创造了有利条件。
    1987年,各级领导把开展对苏边境贸易摆上重要日程,抓住有利时机,积极进行开通地方边贸的争取工作。1987年7月,黑河边境贸易代表团应邀赴苏,与阿穆尔州贸易代表团举行会谈,签署了《会谈纪要》,打开了关闭20多年的黑河与阿州开展边境贸易的大门,使恢复边贸的工作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黑河边境贸易公司同苏联阿穆尔州消费合作社、布拉戈维申斯克市工业品贸易局先后签署了两次易货贸易合同,进出口总额为1041万瑞士法郎,我方顺差34万瑞士法郎。9月,我方向苏方出口的208.19吨黑河地产西瓜江运苏方,标志着黑河口岸对苏地方边境贸易正式开通。入冬后,通过冰上运输通道,出口的轻纺、农副产品和进口的生产资料、日用品继续过货,不仅取得了直接的经济效益,而且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益,为边境贸易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1987年,全区大力发展横向经济联合,扩大了联合的领域和伙伴。对资源开发、能源交通建设项目和出口创汇产品生产,积极引进资金、技术和人才;在区内、省内、国内广泛建立建设物资和出口产品供货关系;本着互惠互利、共同发展的原则,进一步完善了吸引和鼓励联合的优惠政策。年内,全区先后派出和接待各种经济技术协作团组224个、756人次;与国内及国外客商签定意向性协议100项,落实57项;引进资金2606万元,引进各类人才61人、先进设备41台(套)。横向经济联合的发展,有力地促进了全区的开发开放,对保证开发性新项目建设,提高企业生产水平、技术水平和经营水平,保证充足的出口产品货源,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随着开发建设和对外开放步伐的加快,黑河地区198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事业得到了进一步发展。农业在遭受多种自然灾害的情况下,获得较好收成,全区农业总产值、粮豆薯总产量、农民人均收入分别比上年增长9%、11.4%和2.8%。工业生产有了较大发展,全口径、地方口径工业总产值分别比上年增长9.4%和8.9%,预算內工业企业实现了总产值、产品销售收入、销售税金、利润总额同步增长。城乡市场繁荣,社会商品零售额比上年增长15.9%,农副产品收购额、外贸出口商品收购额分别比上年增长21.7%和18%。地方财政预算内收入达到11196万元,比上年增长36%,首次突破亿元大关。科技、教育、文化、卫生和政法等各项事业也有了新的发展。全区各族人民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正在为进一步加速开发建设、加速对外开放而努力工作。(高国清、佟伟来、尹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