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我省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入 

  1988年省委、省政府坚持把改革放在首位,在全省开展了生产力标准大讨论,进一步解放思想,清左除旧,更新观念,采取一系列新的步骤和措施,把十年改革的成果又大大向前推进一步,取得了明显成效。
    一、农村改革迈出了新步伐。在不断完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基础上,第二步改革正在深化,农村产业结构得到进一步调整。发展了各种联系产供销环节的专业生产者协会,依托合作经济组织建立了合作基金会。在土地经营方式上进行了土地入股、招标租赁、区域种植等新的尝试。在完善服务体系方面,深化改革的组织创新、制度创新正在有步骤地全面推进。政策的深化,进一步调动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去年,农业生产在遭受严重自然灾害的情况下,仍获得了好收成,平均亩产创历史最高水平,粮豆薯总产量达350.2亿斤,比上年增长0.8%;农业总产值比上年增长3%,农民收入达到553元,比上年增长7.5%。
    二、以承包、租赁为重点的企业经营机制改革正在向完善、配套的方向发展。1988年,全省实行承包和租赁的企业有1 562户,占地方预算内工业企业的90%;大中型国营商业企业中实行承包的有814户,占93%;小型国营商业企业中实行租赁的有2 316户,占60%,实行承包的有965户,占25%。
    在承包、租赁企业中,广泛引进了竞争机制和风险机制,使承包、租赁更加完善。全省有41%的承包企业公开招聘了经营者。哈尔滨有40户大中型企业采取了公开招标的办法选聘经营者。牡丹江市引进竞争机制的企业已达300户,占实行承包企业的54%。与此同时,企业兼并发展迅速,全省已有206户企业兼并了241户企业,促进了产业结构、产品结构和企业组织结构的调整和生产要素的优化组合。在承包租赁中,产权关系改革开始引起重视,股份制试点发展很快,全省已有690户企业实行了股份制,有的企业还进行了国有资金和企业资金分帐管理的探索。齐齐哈尔第一机床厂创造的“一厂多制,二级摸拟法人运转”的企业经营摸式,探索了新的公有制形式的经营方式,为搞活大中型企业提供了新思路。一些国营大中型企业,按照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约束、自我发展的原则,采取直接或间接移植等形式逐步引进乡镇企业有效可行机制。这一改革牡丹江抓得比较早,受到了党中央领导的充分肯定。为了进一步搞活大中型企业,各地进行了“特企”试点。牡丹江8户工业“特企”,去年产值比上年同期提高39.1%,税金增长27.4%,利润增长43.8%,取得了明显成效。
    三、各种市场得到进一步发展,市场机制作用不断扩大。1988年全省各类市场发展较快。在生产资料市场方面,已建立23个物资贸易中心,在哈、齐、牡、佳等市建立了7处钢材市场,并在通河县建立了县级钢材市场,在全省初步形成了以物资部门为主体,多家经营、多渠道流通的物资供销网络。在资金市场方面,发展和完善多种金融机构,各专业银行和保险公司新增分支18个,信托公司29个,城市信用社71个,储蓄网点408个,以中心城市为依托的资金拆借市场46个,拆出拆入资金58亿元。全省已开办县级以上劳务市场59个,交流人数达33万人。
    四、外贸体制改革发展很快,地方贸易出现了新局面。1988年,省委、省政府提出了 “南联北开”的战略方针,在继续扩大对资贸易的同时,对苏贸易取得了重大进展。由原来省里一个层次,发展为省、地(市)、县多层次。全省已有80多家企业或公司同苏方建立了贸易伙伴关系,共签订对苏易货贸易进出口合同5.5亿瑞士法郎,在扩展易货贸易的同时,经济技术合作也有了较快发展。
    五、综合配套改革进行了新探索,突破了一些难点。一是住房制度改革开始起步,先后出现了宁安县卖旧房、建新房,宝清县实行住房私有化,省中医学院改分房制为购买制,龙江电工厂集资盖房等四种模式。其他一些市县也都制定了住房制度改革方案。二是探索了土地有偿使用的路子。哈、齐、牡、佳、富锦、克山、桦川等13个市县将国有土地从无偿无期使用,改为有偿有期使用,出现了土地市场萌芽。三是进行了城乡结合,同步配套改革。尚志县运用基地化、专业化、社会化等商品经济组织形式,联结产加销环节,推动农村经济一体化,探索了城乡结合的新形式,初步形成了有利于商品经济发展的经济模式。牡丹江等中心城市还通过承包、兼并、科技成果下乡,开展技术有偿服务等方式,使县镇30多户企业挂靠在市区大中型企业上,正在探索一条利益互惠、优势互补,以城带乡、共同发展的路子。
    六、在实行政企分开,转变政府职能方面有了较大进展。1988年,通过生产力标准大讨论,省直各经济综合部门又从几个方面放宽了政策,制定下发了151条规定,这对转变政府部门职能,搞活经济起了很大作用。同时,在原来下放105户省属企业的基础上,又给地市下放了60户企业。为了进一步解决政企不分、“官倒”、“官商”、为政不廉的问题,省直机关对各种公司进行了清理整顿,已对省直102户带有行政职能的公司进行了清理,已整顿完的有35户,其他按国家统一部署和要求,在1 989年3月底前整顿完。在政治体制改革上,1988年初步解决了省委、省政府机构交叉重叠的问题,并撤销了一些临时机构。与此同时,各市(地)还进行了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探索,齐齐哈尔市在市体改委进行干部招聘试点,突破了旧的干部管理方式,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七、改革的超前试验探索有较大进展。1988年,省委、省政府确定在原有试点市、县的基础上,扩大试点范围,提高试点层次,设立改革试验区。全省已初步建立了9个不同类型的试验区:牡丹江城乡综合改革试验区,鸡西矿区发展试验区,黑河、同江、绥芬河通贸兴边试验区,桃山林业局综合开发利用资源试验区,尚志县、苇河林业局、绥滨农场全国农村改革试验区。这些试验区的建立,在我省初步形成了不同规模、不同形式、不同层次的超前探索试验基地,出现了点面结合、互相促进、协调发展的新局面,对全省改革和经济建设发挥了示范、带动作用。 (姜国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