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物价监督检查取得显著成效
一年来全省共查出各种价格与收费的违法案件32858件,收缴非法收入和罚款5 963.4万元,其中退还用户667万元,已上缴财政5 296.4万元。在检查市场物价方面,全省抓了三个比较突出的问题:一年来针对各种日用消费品、主要副食品价格不断出现乱涨价,影响人民生活安定的情况,统一组织全省开展三次较大规模的市场物价检查,着重检查了粮食、蔬菜、肉类、食糖、食盐、肥皂、火柴、彩电等主要商品价格,查处了乱涨价、搭车涨价和变相涨价问题,先后公开处理了一批违法企业和当事人。例如全而检查了食糖价格,收缴违法收入近200万元,对省内火柴生产企业搞垄断涨价的问题,坚决进行了经济制裁,查出几起高价倒卖食盐案件,除收缴违法款外,对违法单位都给予罚款处理,对在流通领域中查出的高价倒卖肥皂、毛毯、棉纱、彩电、电冰箱等日用消费品和紧俏耐用品的单位,也都进行了严罚处理。通过几次大规模检查,收到良好效果,稳定了“菜篮子”的价格,遏止了乱涨价势头,有力地打击了高价倒买倒卖活动,保证了4种副食品价格和13种名烟名酒价格:改革的顺利出台,受到了广大群众的拥护。根据国家物价局的部署和省政府的指示,针对全省几个价格违法比较突出的行业和品种,进行了全省统一的行业、专项价格检查。3月进行了农业生产资料大检查,共检出违法案1 113件,共收缴违法收入207.2万元,其中退还农民款89万元。3月至7月,对全省铁路系统延伸服务各项收费,进行了专项检查,先后查清了300余个单位有超标准收费和乱收费等违法行为,共收缴非法收入80万元,退还用户14万元。6月和10月,先后对塑料原材料展开了专项检查,查清了流通领域内数十起重大“官倒”“私倒”高价倒卖塑料原料违法案件,处理违法收入160万元。8月开展了石油行业价格检查,共查出228个企业有违法行为,收缴违法收入205.8万元。9月份对全省粮食系统以生卖熟、平转议高价销售粮食、饲料等问题进行了专项全面检查,共检查2100个粮库、加工和销售企业,查出727件违法案件,共收缴违法额300万元。上述一系列行业专项检查,由于采取全省集中时间、集中力量、统一行动的方法,政策界限比较明确,因而效果十分显著,基本上刹住了越权提价、擅自涨价、转手加价倒卖、平进议销等违法行为,有助于治理经济环境整顿经济秩序,特别是对农业生产资料的检查,维护了广大农民利益,有利于农业生产的稳定发展。
遵照国务院和省政府的部署,从1988年10月开始,全省各级物价检查部门开展了规模较大的物价大检查。这次大检查各级政府很重视,主要领导直接指挥整个大检查工作,加上检查重点突出,政策严明,方法灵活,使大检查进展顺利。检查中发现,违法案件、违法金额都多于往年。据全省统计,自查阶段,各行各业开展物价自查的企业达到21.2万个,参与自查的人数达13.8万人。重点抽查阶段,全省调集专业人员4 352人,组成1 076个抽查小组,抽查了83 413个企事业单位,占应抽查面的88%以上。截止1989年1月末统计,全省共查出违法案件39 297件,查出违法总额6 036.3万元,已处理32 024件,占查出案件总数的81.5%;收缴罚设款4631.9万元,占查出违法总额的26.7%。其中万元以上的大要案有308件,违法总额2027.5万元。与此同时,省物价大检查办公室对列为重点抽查范围的200余个中直企事业单位进行了检查,查出有违法行为的企业140多个,违法总额1 300多万元。
这次物价大检查查出的违法案件中,生产资料案件占20%,违价额占70%以上,生活日用品违价案件占80%,但违法金额只占20%。违法问题主要表现在(1)以高价销售原材料;(2)越权涨价;(3)高价倒卖盘剥从中渔利,(4)平进议销;(5)超限价销售;(6)弄虚作假变相提价;(7)垄断抬价;(8)巧立名目乱收费。 (胡云生 刘松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