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购鲜奶质量监督工作不断改进
我省是全国乳品重点产区之一。现有乳品厂147个,年总产量达八万多吨,占全国总产量的三分之一。重点产区分布在齐齐哈尔、大庆、绥化、哈尔滨、密山等五个地区。近几年来,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逐步提高,对乳品的需求量也日渐增多,乳品企业蓬勃兴起。但是,由于奶源不足,鲜奶供不应求,一些供奶户见利忘义,趁机掺杂使假,致使乳品质量严重下降,不仅影响了乳品生产厂家的经济效益,也损害了广大消费者的身体健康。为了加强鲜奶的质量管理,提高乳制品的质量,我省各鲜奶产区从1985年就开始了对鲜奶的质量管理,特别是从1988年以来,各地认真贯彻了省政府颁发的《黑龙江省鲜奶质量管理规定》,加强了鲜奶的质量监督检验,从而促进了鲜奶质量的提高。各地主要做了以下几项工作:
一、加强了鲜奶质量监督检验机构的建设。目前,齐齐哈尔、龙江、安达、海伦、林甸等14个产奶市、县建立了专门检验机构,并拿出资金18万元,增添了必要的检测仪器设备;举办鲜奶检验员培训班18期,培训检验员1360名,从而为鲜奶检验的顺利进行提供了保证。
二、在鲜奶收购中实行以质计价,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如龙江县运用科学的检验方法,对鲜奶质量进行检验,以脂肪含量和密度两个指标共同做为计价的依据,不仅保证了鲜奶中干物质含量,而且使奶户增利,乳品厂受益。这个县的乳品厂在实行以质论价前,吨粉耗奶量在7.2—7.5吨;实行以质论价后,吨粉耗奶量下降到6.89吨,提高了企业的经济效益。
三、开展了鲜奶质量大检查,促进了鲜奶质量的提高。一年来,各级质量监督部门与有关部门密切配合,依据《鲜奶质量管理规定》,有计划有重点地开展了鲜奶质量监督检查,有效地控制了鲜奶质量。仅齐齐哈尔市1988年就检查了17 877个奶户和649个奶站(点),20多个乳品厂。对掺杂使假的不法奶户,依法进行了处理,共销毁掺有尿素、化肥、生长素、防腐剂等有毒有害物质的鲜奶达2.6吨。对182个奶站和1276户严重掺假奶户分别给予了通报批评、停业整顿、经济罚款等处理,从而促进了鲜奶质量的提高。
一年多来我省鲜奶质量监督管理工作虽然取得了很大成绩,但也存在不少问题。如鲜奶质量监督检验机构还不健全,仍有部分鲜乳产区没有建立机构,没有专、兼职监督管理人员;检验手段比较落后,检验设备不全,有些检验项目开展不了,鲜奶掺杂使假问题仍很严重。据不完全统计,全省的鲜奶掺杂使假的供奶户占56%左右,其中有害物质约占3%左右,每年给企业造成的经济损失约4200万元。有的还造成了人身伤亡事故。1988年山东省有两个小孩因食用我省生产的奶粉致死;安徽省还查出了我省五个厂家生产的六种产品中硝酸盐、亚硝酸盐超标,被《中国食品报》以“奶粉有毒”通报全国。 (阎玉珍 唐 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