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象台站的现代化建设水平不断提高
1988年全省气象台站的业务现代化建设有较大进展。在预报、测报、通讯资料等业务广泛应用计算机技术的基础上,又有10项成果形成业务能力。全省有51个地面站微机编制气表,3个日射观测站微机处理记录,5个地面站PC—7TY自动发报实现业务化;佳木斯、牡丹江地区无线通讯网进入组建阶段,大兴安岭、松花江地区两个无线通讯网投入业务使用和试运行;省气象台预报实时业务自动化系统二期开发已经完成,天气预报专家系统和森林火险等级预报系统已在多数地、市台投入业务使用,收到了较好的社会效益;我国第一个建在林区的、具有数据和图像处理功能的气象卫星地面接收站,于9月15日在大兴安岭地区气象台建成。该站能够接收不同类型的气象卫星发送的探测资料,并利用STAR—I型气象卫星接收处理系统,进行多功能的数据和图象处理,合成彩色图象,提高了我省气象监测的能力。 (李荣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