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昌五镇形成多元化经济新格局 

  1988年,肇东市昌五镇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种植业和养殖业为基础,以农副产品加工为龙头,以拓宽销售渠道为重点,以配套服务为保证,初步建立了多版块的经济结构,多渠道的流通体系,多功能的服务网络,形成了具有本地特色的“多元化”经济新格局,全镇农村经济出现了持续发展的好势头。各业总产值在1987年突破亿元大关的基础上,1988年达到1.2亿元,增长20%;人均收入达到855元,增长36.6%;镇财政自有机动财力20万元,17个行政村集体存款67万元。昌五镇的主要做法是:
    一、以市场为导向,在“第一产业”上抓发展上速度
    在粮食生产上,增加投入,努力提高单产,增加总产。按照“肇东耕作法”的要求,实施“两肥”,农家肥和化肥的亩施用量分别为3000公斤和50标准公斤,同时开展高产攻关,扩大高产面积,1988年玉米攻关田达到1.5万亩,亩产达到400公斤。
    在经济作物种植方面,向专业化方向发展。全镇以“五大一薯” (大甜菜、大白菜、大葱、大蒜、大西瓜和马铃薯)为主栽品种,适当扩大了经济作物种植面积,1988年达到4万亩,比上年增长48.1%,占总耕地面积的34%。经济作物总收入达到913万元,比上年提高78%。
    在畜牧业发展方面,突出了肉鸡生产,实现了种鸡、孵化、饲养、防疫、加工、销售一条龙,实现产值560万元。
    二、以农副产品加工业为主体,在“第二产业”上抓规模上效益
    1988年,镇办企业发展到2300家,其中以农副产品为原料的加工业已发展到1400家,乡镇企业总产值实现6500万元,比上年增长30%;利税实现505万元,比上年增长20%。
    三、以拓宽销售渠道为重点,在“第三产业”上抓流通上队伍
    1988年以供销社为依托的农商联营公司与农户签订了产销合同2900份,销售额达1800万元,并向香港、日本、荷兰等地区和国家出口肉鸡300吨,创外汇40万元。目前,镇里经商贩运的人数由上年的1450人增加到2000人,占全镇劳动力总数的20%,为昌五镇的农村经济注入了新的活力。 (高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