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南县兴十四村贸工农协调发展
甘南县音河乡兴十四村从本村实际出发,因地制宜调整产业结构,使贸、工、农协调发展。
这个村农业连年丰产丰收,但多年来农副产品卖难成了一个突出矛盾。为解决这个问题,兴十四村党支部从本村自然优势的实际出发,确立立足本地、发挥优势、稳农兴工、搞活贸易、贸工农协调发展的战略思想。自1985年以来,认真调整种养加各业的结构,就地把农产品转化为商品,逐步形成具有本村特色的以农业为基础、以工业为龙头、以贸易为轴心、贸工农相互吸引、协调发展的新格局。
在种植业结构调整上:从本村自然条件和养殖业和村办企业需要出发,把原来的玉米“海”变为小麦、大豆、玉米,并扩大了果树栽植面积。去年为本村的面粉厂、油厂、酒厂和畜牧业提供原料78万公斤、饲料49万公斤、为罐头厂提供原料12.5万公斤。
在养殖业结构调整上:从小而全、啥都养的结构调整为以饲养奶牛为主。1990年的奶牛存栏数是1984年的4倍,全村187户,户均2.2头,去年产奶达千吨,就地消化农产品500吨,收入67万元,户均收入3578元,占家庭收入的3.5%。——在工商业结构调整上:先后在北京、上海、山东、沈阳和省内一些市建立贸易网点130处、销售工业和农副产品。兴建了日处理10吨鲜奶的乳品厂、大型甜蜜素厂、制油厂、面粉厂、酒厂,不但解决了农民卖难问题,还通过加工,使经济效益成倍增长。1990年工业总收入390万元,占全村总收入的55.7%。调整产业结构后,全村实现了农田水利化、耕地机械化、住房砖瓦化、村屯道路林网化。 (肖 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