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兰县
县委书记:张 克
1948年生,大专学历,中共党员,1968年8月参加工作,1997年7月任现职。
县人大主任:于增阁
县 长:赵 坤
1956年生,大专学历,中共党员,1975年参加工作,1997年10月任现职。
副县长:刘海忱 张东飙 李纪言 杜 珉
关 生(已故)
县政协主席:张耀忠
【概况】
全县国内生产总值实现9.8亿元,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3.9亿元,第二产业增加值3.5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2.4亿元。
城镇建设
完成城乡总建筑面积23.4万平方米,城镇人均住宅面积达到8.9平方米,农村住房砖瓦化率41%,农村沙石路铺装率达95%以上。
招商引资
共引进较大项目35个,实际到位资金8524.8万元。
社会各项事业 城乡新建扩建校舍11,480平方米,改善了办学条件;加快了农业技术推广和企业技术改造步伐,科技进步贡献率达26%;有4个乡镇申报省、市级文化先进乡镇,10个村屯申报市级文化先进村屯;体育人口占全县总人口的38%;全县村卫生所覆盖率达100%,集体办所覆盖率达90%,卫生所甲级率达77%,合作医疗普及率55%;全县计划生育率92.5%,本期长效节育率为75.3%,综合节育率为94.6%;有线电视频道增加到22个,入户达到6600户,入户率位居全市第二。1999年被评为全国优抚工作先进县、省科技标兵县、省农科教结合先进集体、省文明村镇建设先进县标兵、省信访先进集体、“农机化工程”省级标兵县、市旅游工作先进县,并获省“黑龙杯”竞赛金杯奖。
精神文明建设 全县“十星级文明户”达到1.56万户,占创建户的27%;有1个单位晋升为省级文明单位标兵,4个单位晋升为省级文明单位;12个单位晋升为市级文明单位标兵(村),18个单位晋升为市级文明单位(村);52个单位晋升为县级文明单位标兵(村),54个单位晋升为县级文明单位(村)。
【城乡建设突飞猛进】 推进木兰镇八大工程建设,使城乡建设在上年大上的基础上又登上新的台阶。新建西郊小型给水厂1座,新铺和改造供水管线8200延长米,解决了1300多户居民吃水难问题;延伸地下排水管线2402延长米,新增入网户500多户;修筑水泥路14条,总长7.24公里;完成城乡总建筑面积23.4万平方米,城镇人均居住面积达到8.9平方米,农村住房砖瓦化率达41%;建设全封闭农贸市场1处,总面积4200平方米;建成独具特色的明清风格仿古一条街;完成“两路一街”建筑物立面装修9456平方米;进行中心路、通江路、建设路绿化更新,绿化主干道2800延长米,铺砌彩色步道板1.27万平方米;实施金兰公园升级改造,新建景点3处,铺砌彩砖2.5万平方米,绿化面积达1.5万平方米;新建县标、防洪纪念塔广场2个,总面积6800平方米;实施清淤治黄工程,高标准完成了1043.5延长米的黄泥河达标整治任务。
【订单农业】
按照“先找市场,后定种养”的市场化农村经济工作思路,积极抓订单,找市场。分别与天津津亨机械公司、日本龙连株式会社、北方药材研究所、肇东、大连荣和食品有限公司、巴彦亚麻厂和柳河亚麻厂、南京无锡禾嘉集团、大连粮贸公司签订了天膺椒、高蛋白大豆、药材种植、蓖麻籽、滑菇、富硒水稻等订单。全县到手有效订单已达到生产量的30%。
【生态农业建设】 1999年木兰县被纳入国家生态环境重点县,按照实施总体规划要求,共实施农业生态、水保生态、林业生态、草原生态4大类10项生态工程。治理东风生态区33平方公里,总投资411.36万元。治理12条侵蚀沟,总投资292.3万元。速生丰产林5635亩,封山育林1.4万亩,杞柳林带2650亩,退耕还林400亩,总投资185.14万元。人工种草2000亩,封山育草3800亩,草原改良3000亩,总投资86.8万元。
【松干整治全面完成】 1998年特大洪水过后,国家对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加大了工作力度。两年来国家对松花江堤防木兰段总投资1513万元。一是木兰镇砼护岸130延长米,防浪墙70延长米;二是修筑防浪林台、填塘及堤防加固土方39万立方米;三是柳河大边外砼护岸1300延长米;四是柳河向阳护岸1530延长米;五是红光堤防加高培厚6.9公里;六是木兰镇砼护岸1000延长米,防浪墙1000延长米;七是松花江干流木兰段34.6公里干堤达标土方工程;八是建造木兰镇团结闸1座;九是34.6公里干堤堤顶路面铺沙石2万立方米,铺盖路面20万平方米。
【木兰县出土犀牛头骨化石】
一块埋藏约两万年的犀牛头骨化石,在本省木兰县柳河镇出土。这块化石属于原地埋藏,基本没有遭到人为破坏,对研究当时的古生物、古地理、古气候具有重要意义。这块化石埋藏在距地表15米的黄土层中。经鉴定,该化石为犀牛头骨,主要包括上颚骨、下颚骨和一块颈椎,十分完整。该犀牛属一种生活在高寒地区的大型草食动物,一般生活在距今约两万年前的第四纪更新世晚期,当时比现在要寒冷得多,平均低约6℃。 (木兰县政府办公室 刘德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