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出版
2003年,省出版局围绕“建设边疆文化大省”战略,制定省重点图书出版规划,加大了对重点图书和优秀学术著作的出版资金补贴力度。对上年度的省级重点图书进行了资金补贴,共补贴17种图书,资金100余万元,补贴学术著作36种,资金44万元。《中华文明论》、《神秘的红丝带--一个讲述艾滋病人的童话》、《黑龙江省植物志》等一批好书如期出版。对黑龙江科技出版社策划的《黑土地农村书屋》予以大力扶持,调剂书号100个。严把图书出版选题关,通过出版社三级论证,省局提前介入,关口前移,在审批的4 617个选题中没有出版一种有政治导向方面问题的图书,并打击了多起非法出版案件,坚持了正确的政治导向。围绕学习宣传贯彻十六大精神这一中心任务,引导出版社策划出版了一批优秀的理论图书,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学习文库》、《农村“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教育文库》、《中华文明实录》等。为配合全省抗击非典斗争,租型出版了《非典型肺炎自我防范》一书,及时捐送给有关地区和部门,同时还组织出版了《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的治疗与预防》、《SARS病毒与SARS》。其中黑龙江教育出版社的《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的治疗与预防》获第6届国家图书奖特别奖。为表达宣传思想战线和新闻出版工作者对战斗在抗击非典一线的白衣天使的崇高敬意,省局与省委宣传部将116个品种共400册、价值17.8万元的图书和20种400册精美的期刊捐赠给医护人员和非典疑似病人。针对非典期间人们不能去公共场所、闲暇时间较多的情况,省局联合省总工会、妇联、团省委等群团组织发出倡议,开展了家庭读书活动,丰富了群众的文化生活,收到良好效果。非典疫情的严重期,也正是统编课本印制的关键时期,为确保全省中小学课前到书、人手一册,全省印刷系统的广大干部职工坚持一手抓预防非典,一手抓印刷生产,圆满完成了全省秋季课本的印刷任务。针对个别出版单位忽视图书编校质量,辞书出版出现严重质量问题的情况,召开了黑龙江省出版史上第一次全省图书编辑大会,对有关出版单位进行了严厉的处罚:销毁质量不合格的图书,并对该书的责任编辑上一年度编辑的图书进行质量检查;该书责任编辑所在编辑室予以停业整顿,验收合格,方可恢复出版业务。会议在全省图书编辑中引起了强烈反响,增强了广大编辑的质量意识。 (于文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