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农垦分局
2004年,全局全年实现生产总值35 087万元,同比增长112%。第一、二、三产业分别完成增加值18 367万元、8 612万元、7 811万元,同比分别增长27.1%、0.1%和下降6.4%;实现利润1 225万元,同比下降31.8%;农场人均纯收入5 531元,同比增长29%;资产负债率67%,同比下降13.1个百分点。种植业出现可喜转机,农场增效、职工增收。贯彻落实中央“一免两补”政策,坚持结构调整与科技进步并重,继续突出发展郊区农场设施农业这个重点,日光温室、大棚分别达到420栋和243栋,增长138.6%和305%。设施农业园区的高效示范作用进一步显现。在双城市进行的农业现代化示范园区建设和农机代耕服务工作开局良好,发挥了推广、示范和带动作用。农作物产量、产值和效益均创历史最高水平,平均亩效益首次突破500元;家庭农场职工收入实现大幅度增长。畜牧业继续保持快速增长。克服禽流感、饲料价格上涨、市场变化和饲养奶牛效益下滑等不利因素的影响,防疫体系和服务体系进一步完善。专业饲养小区建设步伐加快,家庭牧场和股份制等其他形式的牧场又有新发展,以“两牛”为重点的畜牧业得到较快发展。年末,奶牛存栏5 730头,产奶1.7万吨,同比分别增长22.5%和18.2%;肉牛存栏4 173头,增长13.7%;生猪存栏2万头,出栏1.8万头,分别增长8.1%和5.2%;羊存栏1.9万只,增长51.2%;祖代鸡存栏2.8万套,父母代种鸡存栏24.5万套,分别增长26.6%和下降37.5%。工业企业改制工作基本完成。随着北大荒酿酒集团的改制,原有工业企业改制和退出国有的任务基本完成。泰格药业公司克服资金短缺的困难,顺利通过了GMP认证。沙河药厂的GMP认证改造也在进行当中。大什食品公司建成投产,研发10余个品种,与13家客商建立了供货关系,其中有2家世界500强企业。非公有制经济保持良好发展势头。非公有制经济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重达到55.6%,同比增长9.5%。非公有制经济已成为全局经济的主体成分和重要的增长源。在非公有制经济中具有一定规模的私营、民营、股份制企业正逐渐上升为主导力量,生产组织程度和产业层次得到提高。经营管理得到加强,改革开放步伐加快。在继续完善财务刚性预算管理制度的同时,推行农场货币资金集中管理。剥离不良贷款工作取得重大进展,以4.9%的回购率从长城资产公司回购债权20 135万元,使全局资产负债率下降16个百分点。积极推进撤队建区工作,撤销生产队25个。精简机构,进一步降低了管理费用。大力实施招商引资战略,实现外贸进出口额504.1万美元,其中自营进出口额208.3万美元;签订经贸合作项目28个;实现招商引资额6 111万元。各项社会事业健康发展。分局党委确定的近期解决好事关职工群众切身利益的8个方面30件实事的工作取得较好效果。职工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得到进一步改善。教育、卫生等事业稳步发展。庆阳等3个农场的通乡公路建设项目通过验收并交付使用,一些农场的小城镇建设步伐加快。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完善,养老金发放率达100%,医疗保险参保面逐步扩大,最低生活保障作用明显。积极做好劳动力安置工作,就业和再就业率达85%以上。切实加强安全工作,全年无重特大事故发生。高度重视和加强信访工作,维护了社会的基本稳定。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进一步落实,以“四承诺”、“三树立”、“两禁止”为主要内容的“两风”建设活动收到较好效果。深入开展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又有13个基层单位被授予总局级和分局级文明单位。场务公开逐步形成制度化,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的范围进一步扩大,依法执政能力提高,职工群众维权意识增强,民主政治建设和依法治局进程加快。 (翟文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