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林防火
2004年,全省共发生森林火警火灾106起(春防52起,夏防20起,秋防34起),其中火警83起,一般森林火灾17起,重大森林火灾3起,特大森林火灾3起,森林受害面积69 092.5公顷,森林受害率3.6‰。全省各级政府认真落实以行政领导负责制为核心的四个“四长”负责制,严格执行森林防火领导分片包干制度。全年共有8 100多名领导深入包片责任区,层层落实防火责任,共签订责任状7万多份、防火公约190多万份。逐步规范火源管理。坚持以火源管理为中心,从源头抓起,减少森林火灾的发生。在实际工作中,采取管疏结合的办法,控制人为火源,在火源管理方式上有新突破:采取联防联保制度,严格奖罚,把森林防火责任与林区干部群众的切身利益挂钩,从领导到基层干部群众都负有森林防火责任。分类施治,针对不同火源,采取不同措施。对于农民烧荒、烧秸秆等农事用火,在严格控制的前提下,把防火要求落实到户,对危险地块登记造册,强调防范意识,派出森林消防队伍看守。对进山采山野菜的人员编好队组,指定专人负责,指定活动区域,在入山前写保证书,严禁携带火种入山。加大依法治火力度。按照森林防火有关法律法规,做到见烟就查,违章就罚,犯罪就抓,从严从快查处。对在林区作业,森林防火检查不合格的单位,下发整改通知书,限期整改。对发生火案的,做到发生一起,查处一起。全年共有34名领导干部因工作失职受到查处,其中有2名被撤职,处理违章用火18人,拘留16人。规范了野外用火行为,实施了《林区野外用火技术规程》。深入开展宣传教育工作。全省共印发森林防火布告29万多份,新建固定宣传牌11 800多块,印发各种宣传品268万多份。突出抓好基础设施建设。各级政府针对森林防火基础设施较差,不具备扑大火、打恶仗条件的实际情况,多渠道筹措资金,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使预防和扑救森林火灾的综合能力不断增强。2004年森林防火工作中,武警森林部队共出动兵力6 183人次,车辆281台次,参加扑火战斗69次。全省共有武警森林部队4 253人,专业森林消防队15 139人,半专业森林消防队28 732人,义务森林消防队26万多人;航空护林体系建设日趋完善。航空护林手段在防扑火方面凸显了其不可替代的作用。全年共投入航空护林飞机68架,飞行2 897小时,巡护444架次,实施机降836架次,化学灭火飞行285小时,174架次。2004年国庆节后,全省相继发生了多起森林火灾,北部的大兴安岭地区、黑河市、伊春市和省森工总局的沾河林业局施业区的火情尤为严重,造成了点多、面广的大范围火场。在国家和省领导的高度重视下,经过12 000多名武警森林部队官兵、解放军指战员、森林消防专业队员和林区广大干部职工连续7昼夜的艰苦奋战,加上人工增雨部门的全力配合,到10月21日,黑龙江省北部林区的林火被全部扑灭。共动用各种扑火人员19 405人,调用各种车辆5 745台,动用直飞机8架,固定翼飞机9架。初步统计估算,此次森林火灾过火面积为183 351hm2(不含点烧防火线面积),过火林地面积为68841hm2。据初步调查,林木因火烧死亡率在5%左右,重灾区林木死亡率可达到10%左右。 (崔祥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