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 况
黑龙江森工继续以加快发展为主题,以确立森工“三个地位”为目标,以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为重点,以加快结构调整、振兴森工基地为主线,进一步加快森林生态体系和林业产业体系建设步伐,提高企业管理和科教兴林水平,推动林区社会事业全面进步。2004年,实现总产值98.50亿元,其中木材采运产值实现13.24亿元,林产工业实现25.53亿元,多种经营产值及收入完成68亿元。实现工业销售产值40.75亿元。生产木材260.2万立方米,锯材38.68万立方米,胶合板3.8万立方米,纤维板8.7万立方米,刨花板23.5万立方米,木地板块43.2万立方米。更新造林完成3.15万公顷,其中营造丰产林2 500公顷,民有造林6 640公顷。以实施天保工程为重点,生态体系建设有了新的发展。在抓好以天保工程为重点的林业工程建设的基础上,突出抓“两管一造”。一是“管住”。主要是管住现有林,按照“严管林”的要求,进一步加大森林资源保护力度。二是“管护”。管护经营责任制进一步完善、提高、延伸。三是“一造”。按照“质为先”的要求,扩大了新造林,发展了民有林,强化营造林质量监督,提高了造林成活率和保存率,加快了资源培育。以加快产业结构调整为重点,产业发展水平有了新的提高。一是提高了企业管理水平。在资源和木材生产方面,执行限额采伐、凭证采伐和检查验收三项制度,做到不超限额、不超强度、不无证和越界采伐。在木材销售上坚持公开竞价销售,实现微机化管理。二是突出“绿色”、“特色”。加快以绿色食品、北药加工、种植业、养殖业为主的多种经营产业的发展,多种经营产值及收入68亿元。做大做强森林生态旅游,搞好旅游资源的深度开发和资源整合,抓“两季”带“四季”。全年接待游客80.1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1.48亿元。三是调整改造林产工业的力度加大,优势产业正在恢复壮大。制定了全省森工林产工业企业各项经济指标计划,企业改造步伐加快。林产工业总产值完成25.53亿元,产品销售利润完成1.5亿元。四是建设四大基地,推进营林的产业化进程,全面启动以速生丰产工业原料林,珍贵树种用材林、果实药用经济林、苗木花卉四大基地建设。在深化改革方面,一是在产权制度改革上实现新突破。林业局所属中小企业改制面以达95%。林业局所属事业单位通过主辅分离,剥离改制,75%实现了企业化经营。二是在非公有制林业上实现新的突破。正在向木材加工、林区商贸、管护经营、辅助生产等延伸发展。三是在机构改革和事业单位改革上实现了新突破。理顺了内部管理体制,强化了管理局的职能。以技术推广和人才培训为重点,科技兴林有新成果。一是抓科技成果应用和转化工作,组织和完善科技攻关和科技推广重点项目19项,科技成果转化率达到47%。发挥科研院所的重要作用,林业科研单位、大专院校和科技人员创办科技型企业要有新的成果。二是建立科技示范点,开展科技承包和技术咨询服务,重点推进了速生丰产林良种繁育、珍稀食用菌栽培、北药种植等科技示范基地的建设。三是加强对基层企业的技术指导服务,建立健全了科技推广服务体系,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37%。四是搞好林产品标准体系和质量标准的宣传教育工作。五是搞好人才培训,抓学术带头人、学术骨干培养和职工的技术培训,提高了职工科技文化素质,为全面建设林区小康社会提供了智力支持。六是强化林区教育,加大了教育投入,改善办学条件,提高教学质量。 (王万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