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确定到2017年全省交通加快发展的目标及步骤

  按照国家公路水路交通发展战略要求和全省经济发展的总体需求,省交通厅初步确定了2004-2017年全省交通加大加快发展的任务目标:
    公路基础设施
    全省公路基础设施建设分三个层次路网进行,规划建设总里程94 256公里,投资1 415亿元。第一层次路网以国省干线公路为网络骨干,构建“三射四横六纵”规划布局,规划建设里程6 126公里;第二层次路网以第一层次路网之间的连接线为接续,拓展和提高网络骨干的效能延伸和辐射作用,规划建设里程4 324公里。规划界河大桥3座,跨越松花江、嫩江大桥6座。第三层次路网,以大力提高县乡村公路通行能力为主要目标,规划里程83 806公里。到2017年,第一、第二层次路网新建或改造高速公路1 000公里,一级公路l 600公里,二级高等级公路11 000公里,三级公路22 000公里。届时全省高速公路将达到1 500公里;一级公路达到2 500公里,二级高等级公路达到17 000公里,三级公路达到9 500公里。
    道路运输
    第一部分为省(国)际运输网,以哈尔滨为中心连接全国其他省(市),经俄方相应口岸向俄远东地区辐射,依托高等级公路和主要商品集散地,逐步将运输半径由600公里向1 000公里延伸;第二部分为省内干线运输网,是区域中心城市连接城镇的运输网,重点发展城市间快速运输,努力形成600公里范围内6小时到达的快速运输网络,以信息化手段引导货运资源整合,形成全省物流网络;第三部分为农村运输网,主要以农村支线运输和县域间运输为基础,发展以满足当地基本运输需求的运输形式和农村旅客运输。以城镇为中心,规划建设农村客货站场,全力推进村村通车工程。到2017年,省(国)际运输以哈尔滨为中心,面向远东和环日本海地区的运输主通道网基本形成;省内干线运输网主体集约化、规模化、专业化程度达到90%以上,快速豪华客运班车达到70%,运输车辆信息、智能化技术应用普及达到80%以上:农村运输网完成全省1 049个乡镇、11 443个行政村客运站点建设,村村通车率达到100%。
    水路运输
    以松花江、黑龙江两大水运主通道为主体,实施航道梯级开发工程,建成大顶子山、依兰等航电枢纽,建设对内经嫩江、第二松花江与内蒙、吉林相通,对外通过俄罗斯境内的黑龙江下游出海的开放型航道;以哈尔滨、黑河、同江、富锦等主要港口为中心,建设效能型港口。到2017年,基本完成松花江、黑龙江水运主通道建设,实现局部渠化通航,形成以二、三级航道为骨干,以四、五级航道为基础的松、黑、乌、嫩四水相通的航道网。
    届时按照以上规划目标,全省交通发展将采取“三步走”战略(第一步,2004-2005年;第二步,2005-2010年;第三步,2011-2017年)。
    2004-2005年,国省干线公路建设里程2 340公里,其中高速公路641公里,一级公路588公里,二级高等级公路l 111公里;通县公路建设高等级公路1 187公里;通乡公路建设里程4 326公里;通村公路建设里程2 950公里。到2005年,全省10个地市实现高速或一级公路贯通;各区域中心城市与所辖县之间全部实现二级以上高等级公路相连接;通硬化路面乡镇达到684个,占总数的72.5%;通等级公路行政村达5 260个,占总数的57%。2006-2010年,国省干线公路建设里程1 949公里,其中高速公路335公里,一级公路368公里,二级高等级公路l 246公里;县际公路建设二级高等级公路802公里;通乡公路建设里程8 227公里;通村公路建设里程19 729公里。到2010年,全省地市全部实现高速公路或一级公路相贯通;县际之间全部实现高等级公路相连接;所有乡镇全部通达硬化路面;行政村基本实现通达目标,50%行政村实现通畅目标。2011-2017年,国省干线公路建设里程1 468公里,其中高速公路68公里,一级公路639公里,二级高等级公路761公里;县际公路建设高等级公路2 496公里;通乡公路建设里程9 467公里;通村公路建设里程16 592公里。到2017年,“三射四横六纵”公路网的技术水平和整体服务功能全面提高,全省县际之间全部实现二级以上高等级公路相连接,通乡公路全部实现三级以上高等级公路相贯通,通村公路全部实现4级以上高等级公路通畅目标。
    2004-2005年,公路运输主枢纽建设高等级公路快速客运服务中心、齐齐哈尔客运枢纽站等8个项目,区域中心城市建设双鸭山、七台河客运站等7个项目;县级客运站改造全部完成;全面启动农村客运站建设;道路运输结构进一步优化,高档化、专业化运输车辆快速增长,出租客运、旅游运输、出入国境运输成为运输经济新的增长点。2006-2010年,哈尔滨公路主枢纽系统和农村客运站全部建成投入使用。运力结构和企业结构发生明显变化,营运客车高、中、低档比例达到2:2:1,营运载货汽车专业化、厢式化比率达到50%以上,8吨以上重型载货汽车比重达到20%以上;形成30家以上在国省干线占绝对优势、主业突出、核心能力强、主导道路运输发展方向的运输经营主体。2011-2017年,基本建成与道路运输发展相适应的基础设施体系,客(货)站场的中转、集散、配送等服务功能进一步增强,在省内联网运营的同时,形成以哈尔滨为中心辐射吉林、辽宁、北京、江苏等省(市)的站务服务网络和现代物流服务体系,农村运输通达工程全面完成。
    2004-2005年,全面启动松花江梯级开发和开放港口建设,重点建设松花江大顶子山航电枢纽、同江航道船舶卧冬基地,完成松花江依兰至佳木斯段航运整治工程和界河二期建设工程;改造、扩建黑河、同江、富锦等主要开放港口,实施松花江依兰航电枢纽工程前期工作。2006-2010年,推进松花江哈尔滨至佳木斯段梯级开发,建成大顶子山航电枢纽,开工建设松花江依兰航电枢纽;松花江主通道全线达到航道规划等级标准;基本完成抚远、名山等主要港口的改扩建工程。2011-2017年,松花江水域建成具有国内先进水平的现代化航道;黑龙江水运主通道全部达到规划等级标准;界河导航设施达到世界先进水平;主要港口功能齐全,通过能力全面提高,适应全省经济发展的需要。 (邢 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