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概 况

  2004年,黑龙江省邮政局继续深入实施“商业化经营,集约化发展”战略,稳步提高经济运行质量,在业务经营、网络优化、企业管理、队伍建设等方面取得了新的成绩,增强了企业的实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全年全省完成业务总收入21.88亿元,同比增长3.22%,完成业务总支出21.6亿元,实现收支差额1 336万元,业务收入质量更为实足,财务状况得到极大改善,全省邮政现金运营指数达到1.o1,高出目标值0.21个百分点,实现了经营性实得现金与应得现金的平衡。坚持面向业务完善邮政网络,通信能力建设取得新进展。积极实施网络调整优化,重点支持储蓄、速递、物流等竞争性业务发展,按照商业化服务要求科学合理调整网点,加快网点标准化改造,更新服务设施,加快“进社区、进校园、进商厦”工程和报刊亭建设步伐,稳步实施农村邮政分支机构经营改革,通过向农村提供更加便捷的服务及农资配送等贴近农民生产生活的业务,使邮政服务更深地融入到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之中。提升信息系统应用水平,增强信息网的支撑能力。在综合网方面,实现了中心局内部生产作业的信息化处理和省内、省际干线汽车邮路、铁道邮路、航空邮路总包信息的联网运行;顺利完成邮政储蓄计算机系统统一版本的切换上线工作,为邮政储蓄经营管理由“以账户为核心”向“以客户为核心”的模式转变提供了条件;综合服务平台的业务功能和覆盖范围同步扩大,已有l 200个网点能够办理中国电信收费、代收烟草款等15项业务;建成了全省邮政电视电话会议及远程培训系统,顺利完成了齐、牡、佳呼叫中心建设和全省185特服号升位工作,启动了信息网维护管理体系改革试点,较好地发挥了信息技术对企业经营、管理、服务的全方位支撑。深化干线网路优化,进一步调整省内干线汽车邮路,新开通了哈尔滨-大庆等6条汽车邮路,形成了省内报刊快速网和特快邮件“次日递”、“次日达”网络,使哈尔滨到10个主要地市的特快邮件次日递率达到100%,重点报纸当日见报率提高到85%;结合铁路第五次大提速及行邮专列、“全夜航”的开通,重新调整优化了全省邮件发运计划,裁减运量不足的干线铁道邮路,降低了干线网路的运行成本。坚持面向发展夯实企业基础,管理水平有新的提高。在财务上推行全面预算管理,将企业的财务收支、差额和投资等内容全部纳入预算管理体系,建立了全面预算管理机构,落实了各项工作职责,完善了预算编制流程,收到了合理配置资源、强化内部控制的效果;强化了资金、资产、采购“三集中”管理,在全省范围内实行了县局对市局报账制管理,推行了地市局现金收入上缴和付现成本费用下拨的收支两条线管理,提高了资金使用效率;严格控制投资规模,优先向信息化项目、终端服务设施和效益好、有发展前途的项目倾斜,全年共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4亿元,技术改造项目与基本建设项目投资比例达到7:3。提高专业经营管理能力,加快专业化经营体制改革的步伐,按照科学全面、清晰简便的原则,各局在建立新的专业核算办法方面积极实践,努力协调专业之间、专业与平台之间以及专业内部的经济利益关系。开展了专项整治活动,按照国家邮政局的安排和部署,将专项整治活动看作是推动企业健康发展、增强企业自我诊断能力的重要手段,以集邮和速递专业为重点,认真自查,严格复查,积极整改,立足于标本兼治扎实开展工作,使专项整治活动取得明显效果,遏制了违规经营行为,提高了邮政服务质量。组建了省、市邮政服务投诉受理中心,对用户投诉逐件调查、核实和处理,实现了社会监督与行业监督的有机结合,促进了邮政服务的改进。同时,围绕邮政服务工作,树立“诚信经营、规范经营”意识,广泛开展了文明单位创建和青年文明号创建工作,2004年省邮政局被省委、省政府评为“正行风、促发展”民主评议行风先进单位。全省邮政系统有一人获得全国五一劳动奖章、两个单位获得省五一劳动奖状;省邮政局、各地市和县邮政局全部建成市级以上文明单位,有43个单位荣获省级文明单位和标兵单位;还涌现出近70个国家级、省级青年文明号。 (滕丽萍 辛凤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