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全省及省本级预算执行情况
据快报统计,2004年全省地方财政收入349.3亿元,可比口径比上年增长(剔除农业税因素,以下简称“增长”或“下降”)22.1%,增收71.2亿元。其中,一般预算收入289.4亿元,增长19.8%,增收55.9亿元,完成年度预算的120.7%,超收49.4亿元;基金预算收入59.9亿元,增长34.4%,增收15.3亿元。地方财政支出758.5亿元,增长20.4%,增支152.3亿元。其中,一般预算支出697.5亿元,增长18.4%,增支132.6亿元,完成年度预算的88%;基金预算支出61亿元,增长47.6%,增支19.7亿元。
2004年省本级地方财政收入111.6亿元,增长11.3%,增收8.2亿元。其中,一般预算收入89.9亿元,增长14.9%,增收8.6亿元,完成年度预算的119.1%,超收14.4亿元;基金预算收入21.7亿元,下降1.7%,减收0.4亿元。地方财政支出204.9亿元,增长15.1%,增支39.9亿元。其中,一般预算支出183.4亿元,增长15.9%,增支38.1亿元,完成年度预算的76.8%;基金预算支出21.5亿元,增长8.9%,增支1.8亿元。
按现行财政体制计算,全省地方财政预算收支加减同中央与地市结算后,当年结余22.1亿元。其中,一般预算收支净结余6.2亿元(省本级5.4亿元,地市级0.8亿元);基金预算收支滚存结余15.9亿元(省本级5.9亿元,地市级10亿元)。
2004年,全省预算收支呈现大幅度增长的良好态势。地方财政收入创十年来最高水平,各主要收入项目均保持较高增幅。全省一般预算收入增幅比上年提高6.9个百分点。增收的主要项目是:国有资产经营收益增收15亿元,增长34.1%,主要是哈尔滨啤酒有限公司、哈尔滨天鹅股份公司等企业转让国有股权实现的收入;增值税增收14.8亿元,增长25.4%,主要是经济增长和大庆原油价格上涨等因素拉动;专项收入增收7.5亿元,增长53.3%,主要是矿产资源补偿费、探矿权采矿权使用费等收入增加;城市维护建设税增收6.8亿元,增长32.3%,主要是流转税增收带动同步增长;营业税增收6.1亿元,增长13.3%,主要是第三产业快速发展以及税务部门征收手段不断强化,促进了营业税增收。全省一般预算超收,已经按照《预算法》规定向各级人大报告,主要用于社会保障、提高工资标准、农业、教育和科技等方面。地方财政支出大幅度增加,重点支出得到有力保障。全省一般预算支出增幅比上年提高9.9个百分点。增支的主要项目是:社会保障支出增加34.7亿元,增长31.7%,主要是实施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向失业保险并轨试点,中央补助资金和省市县匹配资金大幅度增加;基本建设支出增加9.6亿元,增长24.7%,主要是国家调整国债资金有偿投放和无偿投放比例,对地方无偿资金的投放增加;企业挖潜改造资金增加19.2亿元,增长44.8%,主要是国有企业政策性破产、分离办社会和改制方面的资金增加;农林业支出增加14.5亿元,增长32.7%,主要是退耕还林补助、水稻良种补贴、生态效益补偿金等增加;教育支出增加10.7亿元,增长22.6%,主要是提高农村中小学公用经费和教师工资标准,增加了农村中小学危房改造资金等;科技支出增加2.8亿元,增长37.3%,主要是支持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和应用技术研究开发经费增加。 (衣明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