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阿城区

  区委书记:赵 坤 1956年8月生,中共党员,研究生学历,1975年4月参加工作,2006年9月任现职。
    区长:秦德亮 1961年1月出生,中共党员,研究生学历,1981年8月参加工作,2006年9月任现职。
    副区长:张立民 刘晓明 韩世昆袁德柱 徐 静(女)
    区人大常委会主任:张玉昌
    区政协主席:何广录
    【概况】 阿城区原为阿城市,于2006年8月撤市设区。阿城距哈尔滨市中心区23公里,幅员面积2 445平方公里,辖5乡9镇、5个街道办事处,108个行政村、808个自然屯,总人口58万。阿城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是历史上金朝的故都。公元1115年,女真族首领完颜阿骨打在阿城建立大金帝国,历经4帝38年,阿城史称金上京会宁府。清宣统元年(1909年)设县,称阿勒楚喀城,简称阿城,1987年2月撤县建市,1996年被评为黑龙江省历史文化名城。
    经济发展速度不断加快,经济运行质量、城乡居民收入水平持续提高。2006年,阿城地区生产总值实现107亿元,同比增长8.8%;全口径财政收入实现6.7亿元,同比增长10.3%;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达到34.8亿元,同比增长29.5%:全口径工业总产值实现202亿元,同比增长15.8%;全口径工业增加值实现39.9亿元,同比增长9.8%。非公有制经济迅速扩大,非公有制经济实现增加值85亿元,同比增长13.5%,占全区生产总值的80.2%;农林牧渔业总产值32.1亿元,同比增长7%。以旅游业为代表的第三产业全面发展,旅游业总收入实现3亿元,同比增长13.2%;接待游客105万人次,同比增长13.1%。城乡居民储蓄余额实现50亿元,同比增长10%;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现8 13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实现4 700元。经济发展逐步进入到良性、快速发展的轨道。
    改革开放取得新成果 累计完成国企改制62户,处置资产22.8亿元,安置职工2.2万人。特别是通过实施并轨,破解了国企改制中人员安置这一最大难题。认真落实国家惠农政策,税费改革成效明显。全区累计减免农业税、发放粮食直补和良种补贴1.78亿元,农民人均政策性增收458元。乡镇机构、事业单位、粮食流通体制改革顺利完成。公共财政体系建设步伐加快。招商引资初见成效,势头良好。
    新农村建设开局良好 以发展生产为核心,以基础设施建设为重点,充分发挥玉泉镇、红新村等试点镇村的带动作用,新农村建设开局良好。完成通乡、通村公路43条344公里;解决了6 300户3.5万人的饮水问题;改造危房890户5.8万平方米,农户改厕510处;31个试点村建设了卫生所;15个试点村建设了文化图书室。2006年,全区88个农村新型经济合作组织带动农民2.6万户,实现总收入5 640万元;农村劳动力转移10.2万人,占农村劳动力总数的65.2%,实现收入近5亿元。预计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32亿元,同比增长7%,是2002年的1.8倍。
    城区面貌发生显著变化 积极实施城建民心工程。投资8 000余万元,完成民主大街、解放大街等8条干路的建设和改造;建设特色街10条,其中步行街2条,改造硬化巷路100余条;扩建了第二水厂,城区日供水能力达到6万吨;开发建设了绿波华园、地质嘉园等12个住宅小区,人均住宅建筑面积达到26平方米,是居住水平提高最快时期;重点绿化美化了7条干路、10条特色街、3个广场,30个小区庭院达到净化、美化、绿化标准,城区绿化面积达442公顷;建设金源神龙、文化景观墙等一批特色景观工程,修缮清真寺;投资600万元实施会宁公园两期改造工程,提升了文化品位和内涵。全区美化、绿化、净化、亮化水平大幅提高,初步创造了舒适的工作生活环境,城市化水平接近40%,生态园林型现代化城区已具雏形。
    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完善 全区累计实现城镇新增就业2.2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48%以内;城镇基本医疗保险和社会保险覆盖面逐步扩大,养老金发放率达到100%,人均月增加养老金213元,增长30%;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人口25万人,参合率80.3%;努力创造条件,提高了城乡特困群体救助和农村低保、五保户供养标准,城市低保对象达到1.2万人;在全省率先免除城区下岗职工、城区低保户、残疾人等8种贫困家庭学生义务教育阶段的“两费”,受益学生5 603人。
    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和社会各项事业稳步发展 坚持依法治市,民主法制进程进一步加快,人大、政协等作用得到充分发挥;巩固和发展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工会、共青团、妇联等人民团体的桥梁和纽带作用日益明显;精神文明建设成果丰硕,成为全省文明城市建设先进市;军政军民团结进一步加强;实施以县为主的义务教育管理体制,各类教育得到均衡发展,高中阶段毛入学率达到50%;投资2 160万元,改造学校D级危房47所;科技贡献份额逐步提高,成为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县(市);公共卫生体系日臻完善,在处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经受住了检验;投资1 100万元,完成金上京历史博物馆改陈,成为国内一流的专题展馆;新建了晁楣艺术馆和石器馆;文学、艺术创作水平提高,体育、人口与计划生育、广播电视等各项事业得到较好发展。
    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实现突破以治安良好、社会稳定、公共安全为目标,创建“平安阿城”活动成效突出,走在哈市前列,被评为全省平安建设先进市,人民群众安全感增强。认真落实信访工作责任制,妥善处理了一批历史形成的和新发生的矛盾问题。以非煤矿山为重点,狠抓安全生产责任制的落实,突出整改隐患,全面提高了安全工作水平。严厉打击“法轮功”等邪教组织,维护了社会的安全稳定。
    采取BOT形式建设了哈尔滨至红星乡收费公路。西钢集团投资2 010万元改造除尘设施,炼钢粉尘污染得到有效治理。农村住房砖瓦化率达84.3%,砂石以上道路铺装率达99%,城镇化水平不断提高。 (阿城区政府办公室 郭 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