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呼兰区

  区委书记:张万平 1962年10月生,研究生学历,中共党员,1978年7月参加工作,2010年8月任现职。
    副书记:朱辉 张希清
    区人大常委会主任:张得宝
    区长:朱 辉 1962年1月生,大学学历,中共党员,1981年8月参加工作,2011年8月任现职。
    副区长:张建华 徐静(女) 胡召亮
    谭乐伟 于泽明
    区政协主席:孟宜男(女)
    【概况】
    呼兰区是黑龙江省最早开发的五城之一,素有“江省邹鲁”、“满洲谷仓”之美誉。境内“一江四河”纵横交错,两条铁路、五条国省级公路贯穿全境,交通十分便利,是通向北疆腹地的交通要道,处于哈大齐经济带枢纽部位,成为物流、信息流、资金流交汇之地。2004年2月,经国务院批准撤县建区,辖3乡、8镇、168个行政村、8个街道办事处、38个社区,辖区面积2 197平方公里。总人口62万。呼兰区历史文化资源丰富,拥有萧红故居、天主教堂、四望亭、百年仙人掌,文庙、三光庵、清真寺等宗教建筑。赋予呼兰区深厚的人文底蕴,构筑了独具特色的城市景观。物产资源富足,盛产玉米、大豆和水稻,畜牧养殖业发展迅猛,是全国产粮大县(区)和全省畜牧强县(区)。2011年,呼兰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37.5亿元,比上年增长12.5%;三次产业比重优化到17.7:42.3:40。财政总收入、财政一般预算总收入、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达到42. 79亿元、15. 73亿元和5.17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46%、28.1%和31.8%;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实现120亿元,比上年增长34.8%;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1.4亿元,比上年增长18.1%;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 523元,比上年增长13.6%;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9 708元,比上年增长19%。
    项目建设 2011年,共推进项目111项,完成投资159.5亿元。新引进派斯菲科生物制药、康隆药业、奥特莱斯商业综合体、哈尔滨永利国际商贸城、利丰汽车工业园等36个项目,协议投资总额226.8亿元,实际到位资金106.9亿元,其中亿元以上项目20个,10亿元以上项目6个。利民开发区晋升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开启了全区加快发展的新纪元,辐射和牵动作用进一步加大。利民开发区面积32平方公里,人区企业已达335户。开发区实现财政总收入35.86亿元,占全区财政总收入的83.8%,其中全口径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完成10.44亿元;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完成3.05亿元。
    农业 2011年,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86亿元,比上年增长8.5%,畜牧业占总产值比重达55%。粮食连续8年夺得大丰收,产量达11亿公斤。农民专业合作社累计发展到350个,实现土地规模经营4万公顷。蔬菜生产规模逐步壮大,蒲井有机蔬菜生产基地扩大到0.06万公顷;籽用南瓜种植基地达到400公顷。总投资2. 77亿元的大用现代农业示范园区,部分项目已经建成并投入使用;总投资1.2亿元的嘉德生态农业示范园区,一期工程已完成。省级重点示范村和市级示范村,大用镇沈八村已全部完成公共基础项目、产业发展项目的规划,各项建设有序推进。扎实稳步推进村容、村貌整治工作,积极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新建农村公路53公里,改造危桥9座。实施扶贫开发整村推进工程3处,新建农村安全饮水工程15处,综合活动室8个,休闲文化广场6个。造林0.19万公顷,森林覆被率达到8.6%。
    城乡建设 启动编制《呼兰区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呼兰区总体规划》、《呼兰区景观风貌特色规划及核心地区城市设计》3个规划。新城区围绕“北跃”空间拓展,重点推进了松花江避暑城“三横三纵三桥”、生物医药园“四横五纵”基础设施建设,松浦大桥北延线呼兰段、朱家立交桥等重点项目如期完工。老城区完成“两街”、“五路”、百条巷道,以及63.2万平方米棚户区和8万平方米既有建筑节能改造、历史文化公园主体建设,呼兰河公园道路、排水等一期工程完成80%。
    社会事业 公开招聘46名本科以上学历教师,充实教师队伍;新第一中学教学楼主体已完工;新建和改扩建4所幼儿园;新建3所寄宿制学校。卫生基础设施建设取得成效,莲花镇、沈家镇中心卫生院内部装修和庭院改造完成;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深入推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农民达30.48万人,参合率100%。文体事业长足发展,新建萧红纪念馆、组织“萧红百年”纪念活动、举办“建党90周年”广场演出12场;数字电视整体转换全面铺开,入户率达90%以上。社会保障工作扎实推进,新增城乡低保3 166人和2 726人,城镇低保补助提高到每月360元,农村低保补助提高到每年1 500元;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增加4 800人,失业保险新增参保人员1 000人,企业养老保险参保人数达3. 86万人;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工作深入推进,为4. 42万名60周岁以上农村老年人,按时足额发放基础养老金1 946万元;为城乡80周岁以上老人发放高龄津贴314.3万元。免费为残疾人实施白内障复明手术70例,安装假肢18例,提供轮椅车70辆、拐杖等用具175件,装配矫形器10例,为108名精神残疾人开展免费服药及住院治疗。在全市率先完成小额担保贷款工作,全年为392人发放小额担保贷款2 588万元。对10家小型社会办养老机构进行连锁整合,完成呼兰区敬老服务中心项目征地拆迁工作。保障房建设进展顺利,配建廉租住房30套,发放廉租补贴751户、775万元;改造农村泥草房5 324户。启动职工热费补贴和供暖救助机制。加大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累计投入资金2 800万元,完成“天眼”工程点位建设380个,视频监控已覆盖呼兰主城区,延伸到乡镇。平安小区建设成效显著。严厉打击各类违法犯罪活动,人民群众安全感进一步增强。认真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开展安全隐患排查,强化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非煤矿山等重点领域安全治理,加强道路交通、消防综合整治。强化应急管理体系建设,应急工作机制不断健全完善。(呼兰区政府办公室 孙国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