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尚志市

  市委书记:刘志国 1963年3月生,研究生学历,中共党员,1984年9月参加工作,2009年4月任现职。
    副书记:迟宝旭 董绍涛
    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孔琪泉
    市长:迟宝旭 1969年9月生,博士研究生学历,中共党员,1992年7月参加工作,2009年4月任现职。
    副市长:尹承云 杨 升 张兴国
    纪庆利赵恒卿(女)郭超峰
    臧轶姝(女、挂职)
    市政协主席:于为本
    【概况】
    全市总面积8 825平方公里,辖10镇、7乡、162个行政村,境内有苇河、亚布力2个森工林业局和国有林场管理局,总人口62万,其中农业人口30万。耕地面积15.9万公顷,森林经营面积64万公顷,森林覆被率73%,活立木蓄积量6 300万立方米,是全省主要林区和木制品集散地。境内大小河流149条,年均径流量23.35亿立方米。
    招商引资注重发挥招商引资对市域经济运行的统领作用,以开展“招商引资项目落实年”为牵动,以大项目建设为重点,加快三次产业整体升级,努力打造经济发展优势。全市新上、续建项目125个,计划总投资116.5亿元,实际到位资金41.31亿元,其中超亿元项目18个、超千万元项目28个,再创历史同期新高,有效地优化了经济结构,提升了经济质量。
    主导产业全力推进食用菌、乳品、浆果、酒类、木制品、药材、旅游、商贸物流、绿色有机食品等九大产业。以蒙牛乳业为龙头,形成完整的乳品产业链条,建成奶站27个、小区30个,建成万头、千头现代化牧场各2个,乳品产业年产值实现18.5亿元,税收达到5 300万元。食用菌栽培总量突破14亿袋,稳居全国县级首位。浆果种植面积达到0.5万公顷,居全国县级第一,被授予“中国红树莓之乡”称号。酒类加工企业133家,年实现税收超亿元。木材加工企业430家,年实现产值47亿元。
    新农村建设全市向上争取农业扶持项目资金2亿多元,建设标准育秧大棚6 100栋、水稻育苗小区86个和长寿、河东2处智能化水稻育苗小区,推进了帽儿山、黑龙宫、马延3处水稻育苗浸种催芽智能基地建设;创建高产万亩连片核心示范点9个,辐射区总面积1. 33万公顷;在一面坡镇长营村、尚志镇胜利奶牛养殖场和育龙牛业有限公司分别建设了1 000立方米大型沼气池。投资1.1亿元,完成三股流水库、河东水库和黑龙宫水库的除险加固工程,完成国家级河东灌区现代水田示范项目,推进了马延渠首改造等一批中小型水利设施建设项目。装备各类大中型农机具1 800余台套,实施5个贫困村整村推进。元宝镇元宝村、一面坡镇长营村被确定为新农村建设省级示范村,尚志镇、亚布力镇、苇河镇、一面坡镇同时入选哈尔滨市“二十强”乡镇。全市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社256个,农村经纪人达3 000余人,“万村千乡”市场工程乡级覆盖率达到100%;年培训技能型农民5 200余人,指导性培训2万余人,累计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7.5万人。
    城市建设 按照新兴中等城市定位,实施“三大战略”,打破多年来困扰主城区发展的瓶颈问题,使主城区面积达30平方公里,翻了一番,市区人口承载能力增至30万人,中等城市框架初步搭成。坚持“向西延伸”,完成全长5公里的西大直街改造贯通工程,敞开了主城区向西发展的大通道,“欧尚风景”、“尚林名苑”等住宅项目相继建成。坚持“向南拓展”,建设乌珠河大桥和笃信公铁立交桥,实现主城区与铁路以南地区的动脉畅通。坚持“向东跃进”,新建、维修蚂蚁河大桥各一座,加快东浦新区建设步伐。完成迎宾广场改造,新建尚志公园,打造赵尚志将军铜像、文昌阁等一批彰显尚志独特魅力的代表性景观。完成301国道帽儿山至尚志元宝段、铁通公路尚志至五常段及市区连接线等重点工程。累计投入资金2.4亿元,硬化城区主街、巷道94条65公里,新建、改造给排水管线89公里。
    社会事业全面实施就业再就业工程,新增城镇就业21 730人,城镇失业率控制在1.9%之内。维修、改建校舍建筑面积27万平方米,高考升学率达到88%。市人民医院成为哈尔滨市各县(市)中首家“二级甲等”医院,异址新建市中医院,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基本药物实行零差价。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分别达到98%和90%。建成全省县级首家数字电影城,全面完成乡镇综合文化站建站工作,节庆汇演、灯展等群众性文化活动丰富多彩。全民健身运动蓬勃开展,荣获全省社区建设先进市称号。新建乡镇计划生育服务站9个,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0.66‰以内,荣获“全国计划生育先进集体”和“国家级优质服务示范单位”称号。
    人民生活通过开展“利民行动”,较好地解决了一批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启动垃圾处理厂和污水处理厂建设。全市新建商品住宅楼198.7万平方米,其中,棚户区改造50.3万平方米,为3 397户困难家庭发放廉租房补贴达628.8万元。改造农村泥草房9 600户,人均住房建筑面积达24平方米,农村住房砖瓦化率达92%,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达81%。全面完成农村敬老院整合任务,新建扩建农村敬老服务中心10个、建筑面积达2.8万平方米,“五保”老人集中供养率达60%以上;积极推行敬老津贴制度,荣获全国养老服务示范单位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