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委书记:张 泱 1961年4月生,大学学历,中共党员,1981年7月参加工作,2011年12月任现职。
副书记:张 奎 王君华
市人大常委会主任:马伟斌
市长:张 奎 1965年10月生,研究生学历,中共党员,1986年参加工作,2011年12月任现职。
副市长:宗 元 李世伟 夏玉梅
郭春光 徐家宏 李淑梅(挂职)
市政协主席:金春林
【概况】
铁力市位于黑龙江省中部、小兴安岭南麓,隶属伊春市。行政区划面积6 444平方公里,有耕地97 174公顷,全市总人口38.6万,人口自然增长率一0.15 ‰。铁力市素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称,行政辖区有林地面积48. 99万公顷,森林覆被率76.02%。境内有丰富的绿色食品、木材、北药、旅游、矿产等资源,开发前景广阔。铁力市区位优势明显,哈佳铁路、222国道、鸡讷公路、伊绥高速从市区通过,距哈尔滨市210公里,距伊春市120公里。
2011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实现59.3亿元,同比增长11%;区域工业增加值实现12.5亿元,同比增长10.1%;全口径财政收入实现3亿元,同比增长47.17%,其中地方一般性预算收入实现14 004万元,同比增长42. 32%;财政总支出完成12.2亿元,同比增长18. 82%;固定资产投资实现37.5亿元,同比增长49%;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现14亿元,同比增长17. 5%;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9 371元,同比增长9.6%;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7 905元,同比增长16.9%。荣获全国农村社区建设实验全覆盖示范单位、中国低碳旅游示范市、中国最具投资价值旅游城市、中国宜居宜业典范城市,全省先进文化县、全省社区建设工作十佳县、全省城市棚户区改造先进单位、省级双拥模范城等荣誉称号。
工业 谋划、建设了铁力工业园区,被黑龙江省确定为重点产业园区,已有纺织、农机组装、供热钢管等项目进驻。全市工业增加值实现12.5亿元,同比增长10.1%;工业产品销售收入实现32.9亿元,同比增长13.4%;利税实现1.58亿元,同比增长10.5%。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产品销售收入、利税分别实现4.8亿元、9.9亿元、0.62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7.2%、13.5%、12.7%。
农业 农业科技化、机械化、规模化、产业化水平大幅提升,粮食生产获得大丰收。全市各类农机合作社发展到13个,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到41个;土地流转总面积0.69万公顷。市属农业总产值实现23.9亿元,同比增长11.3%;农作物播种面积5.07万公顷,比上年增加0. 07万公顷,其中,水稻播种面积2.74万公顷,玉米播种面积0.87万公顷,大豆播种面积1. 35万公顷,经济作物播种面积0.1万公顷;粮食总产量32万吨,同比增长8%。
优势产业 旅游业。组织开展首届“悬羊峰杯”越野摩托车场地赛和自驾游活动,荣获“中国最具投资价值旅游城市”称号。旅游接待人数达到163万人次,旅游收入实现9.3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4. 9%和38.3%。畜牧业。奶牛存栏2. 29万头,生猪饲养量33.5万头,家禽饲养量1 350万只,同比分别增长19.5%、5.85%和5.49%。各类养殖大户发展到240户,养殖专业户达到930户;养殖基地发展到11个,规模化养殖小区达到67处。绿色水稻面积发展到2.4万公顷,有机水稻面积发展到0.07万公顷,绿色黏玉米面积发展到0.11万公顷,食用菌总量450万袋。北药业。加强了基地建设,五味子人工种植面积167.8公顷。绿色人参种植面积39公顷,平贝母留存面积246. 67公顷。清洁能源业。风电开发有新进展,马鞍山风电场已完成建设前的各项准备工作,朗乡西山和五花顶子山风电场进入项目核准阶段。矿产业。完成铁力市矿产资源总体规划编制初审及矿产勘查区位置设定,二股三林班铁矿已进入试开采阶段,鹿鸣钼矿采选项目已通过省级用地预审,并报国土资源部审批;积极谋划鹿鸣钼矿深加工、东风铁矿加工、二股东山铁矿开发、铜有色金属矿加工、石墨矿开发等矿产项目。
招商引资和对上争取 加大招商引资和对上争取工作的力度,全年产业项目引资实现3.5亿元,同比增长39%;共对上争取到位资金5. 81亿元,同比增长11. 85%。
社会事业 实施科技推广项目12项、攻关示范项目10项。6个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全面完成。投资4 571万元完成中心示范幼儿园新建、一小学和四小学教学楼扩建、双丰和王杨中心校宿舍食堂建设、五所学校场地硬化、2所学校实验室、阅览室和功能教室完善等12个教育项目建设。第二中学被批准为“黑龙江省普通高中多样化办学实验学校”。新农合参合率达到99. 7%。投入1 612万元购置医疗设备,市医院顺利通过二级甲等医疗机构的认定,获“全国百姓放心优质示范医院”、“全国百佳优质服务品牌医院”荣誉。人口自然增长率为-0. 15‰。城镇新增就业3 616人,开发公益性岗位115个,培训各类技能人员414人,养老、失业、医疗等社会保险覆盖面继续扩大。投资285万元建设城市标准化社区2个。荣获“全国农村社区建设实验全覆盖示范单位”、“全国综合减灾示范社区”、“全省社区建设工作十佳县(市)”、“全省养老服务达标单位”等荣誉称号。创建省级生态村2个,伊春市级生态村5个,省级和市级生态村已达54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