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委书记:隋洪波 1970年7月生,研究生学历,中共党员,1990年7月参加工作,2011年1月任现职。
副书记:赵 达 张安危 王 金
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刘贵学
市长:赵 达 1964年2月生,研究生学历,中共党员,1982年7月参加工作,2006年11月任现职。
副市长:吴 琼 高庆国 白淑华(女)
马晓鹏 吕 斌 康福军 常 亮
市政协主席:于庆太
【概况】
同江市位于松花江与黑龙江交汇处南岸、三江平原腹地,东与抚远县接壤,南与富锦市、饶河县为邻,西隔松花江与绥滨县相对,北隔黑龙江与俄罗斯犹太自治州和哈巴罗夫斯克边区相望,是国家一类口岸城市,是贯穿祖国南北公路大动脉“同三”高速公路的北端起点,是黑龙江省江海联运的始发港。境内辖4镇、6乡、6个国有农场,总面积6 300平方公里,总人口21万,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2.6‰以内。有22个少数民族,是中国人口较少民族之一赫哲族的主要聚居地。全市资源丰富,耕地面积14.7万公顷,盛产水稻、玉米和大豆;市属森林面积4.87万公顷,大多为天然次生林,有杨、桦、椴、松等10余个树种,山药材200余种,总贮量近300万公斤;水域面积3.79万公顷,有鱼16类73种,主要有黑龙江野鲤、大白鱼、草鱼、鲫鱼等,是名贵的鲟鳇鱼、鲑鱼的产地。
项目建设 全年开复工项目98项,其中产业项目53项,完成产业项目投资18.6亿元,产业项目建设在佳木斯市综合评比中名列第二。重大项目建设顺利推进,中俄跨江铁路大桥项目进入筹备开工阶段,集同高速公路同江段及其延伸段公路已交工通车,松江国际文化交流中心项目完成五层主体工程。全年引进经济技术合作资金28.5亿元,同比增长42.2%,完成上级任务指标的111%。
口岸经贸 全年进出口货运量实现61.8万吨,同比增长40.9%,位居全省边境口岸第2位;进出口贸易额达21.34亿美元,同比增长18.38%,位居全省边境口岸第3位。全市外经贸企业发展到320户,其中贸易额超亿美元的7户、超千万美元的25户。贸易结构不断优化,进口商品主要以铁矿砂、原木、锯材、化工原料为主;出口商品主要以机电、服装、鞋类、农副产品为主。同江口岸已成为全省第二个对俄出口干调食品的国际贸易口岸。
现代农业 加大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投资1 286万元改造中低产田0.11万公顷;投资2 409万元完成农田水利重点县项目建设,新增水田面积0.27万公顷,改善灌溉面积1万公顷。加快农业种植结构调整步伐,实施“双60”工程,水稻、玉米种植面积分别达到4.04万公顷和4.27万公顷,较上年分别增加0.67万公顷和0.87万公顷。大力推进规模化种植和标准化生产,实现场市共建面积7.67万公顷,其中“三代”作业面积4.67万公顷;流转土地5.85万公顷,规模化种植面积达到10.33万公顷。积极推进养殖业发展,全市畜禽规模化养殖场发展到87个,畜禽养殖总量实现206.3万头(只);水产养殖面积0.54万公顷,总产量达到9 500吨。绿化造林0.1万公顷,森林覆被率达到18.2%。
工业经济 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发展到15户,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实现13.8亿元,同比增长42.7%。龙广木屋项目于5月18日正式投产,全年加工木屋1. 76万平方米,产值实现8 800万元。北方水泥项目新上一条年产20万立方米的商品混凝土搅拌生产线,全年生产水泥25.3万吨、商品混凝土2.4万立方米,综合产值实现9 117万元。同江经济开发区已完成调址迁建,进行基础设施建设。木材加工园区产业升级初见成效,积极引导部分粗加工企业向精深加工转变,精深加工企业发展到4户,产值占比达到25%;全年加工木材21万立方米,实现产值2. 99亿元,利润3 060万元,提供就业岗位超过1 800个。
城乡建设 完成城市总体规划修编和绿地系统规划工作。修建和改造道路10条共5.6万平方米,初步形成五纵六横棋盘式路网格局。铺设人行道板1.7万平方米、路缘石1.3万延长米,安装路灯223杆。栽植绿化苗木25万株、花卉35万株,铺种草坪4.2万平方米。改造和新铺供热管网2 940延长米、排水管网4 866延长米。新开发房地产面积44.3万平方米,建设廉租房430套2.15万平方米,改造棚户区27.1万平方米、泥草房800户,实施城市建筑改造工程59栋。总投资7 000余万元全长3. 82公里的沿江公园项目完成工程量93%。
民生 城镇居民医疗保险覆盖率达95. 6%,新农合参合率达100%。为11 961户城乡低保户发放低保金5 404万元,为1 134名“五保”户发放供养金245万元,为城乡低收入家庭、优抚对象、贫困学生等困难群体发放各类补贴2 315万元。城镇新增就业2 148人,开发公益性岗位197个。发放小额担保贷款1 336万元,创业带动就业2 700余人,城镇登记失业率在3.4 %以内。
社会事业 完成第一中学男生公寓楼和第二小学、三村、拉起河小学校舍建设,第一中学北教学楼和第三小学完成主体工程。顺利通过省政府“双高普九”复评验收。市中医院综合楼建设已进入收尾阶段,临江镇卫生院业务用房扩建完成主体工程。实施基层医药卫生体制综合改革,提高了城乡医疗救治水平。乡镇文化站、农家书屋和村级信息中心实现全覆盖。赫哲族伊玛堪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